三國演義 白話文 第二回 (2): R2 V: E" ] U& M
4 b- B) _6 [5 `% k, s 於是朱雋只有率領大軍,把陽城四面團團圍住,硬攻城門,圍城之時,不忘時時派人往曲陽探聽皇甫嵩那邊的戰情。 d0 D) x. Q b: `# \/ t0 G
7 g8 z- i& q8 j4 g8 A3 a! R* ?
之後探子們一一回來,依順序向朱雋報告說:「『皇甫嵩已經在曲陽攻破張梁,大獲全勝;張梁逃到廣宗與張角會合。』
, c* X$ U* ^' M' |/ D2 T# a' S) ~* v( |
『朝廷因為董卓一直敗給張角,即刻命令皇甫嵩前去取代董卓攻打張角。』& O: ~( K, k, n4 N& Y8 q4 E/ _
$ |6 Z8 N( e. R" m/ W+ ^; A! a
『皇甫嵩到達廣宗時,張角已經得病死了,張梁替代張角率領賊兵和皇甫嵩對戰。』$ G, s( D5 p# c6 z Z9 l
+ j2 l0 P8 n9 F$ o3 L: K 『皇甫嵩在七次的戰事中,持續大破賊兵,抓住了張梁。』! Q) H1 M Z' q, y
4 L0 H& T& j$ H' X, K& _; ~" Y 『張梁在曲陽被斬首示眾,全部的賊兵通通投降;然後皇甫嵩把張角的墳墓挖開,撬開棺材,砍下張角屍體的首級,毀了張角的屍體,隨後把張角的首級送往洛陽;朝廷加封皇甫嵩為車騎將軍,統管冀州,領冀州牧。』; Z9 Z! m- ~" D9 i
/ V2 L; R# L! `' g
『皇甫嵩又向靈帝獻上奏表,報告盧植當時與張角對戰的情形,實際上只有功勞並沒有影響軍心的情形。於是朝廷恢復盧植的官職。』/ y7 c" ]& F a h* y1 f2 D
& b9 s" d7 P4 e
『皇甫嵩又奏說,曹操跟隨我大破張角,功勞也不小。朝廷便加封曹操為濟南相,等曹操班師回朝時即刻前去就職』」劉備在旁邊聽到盧植的事情,也就安心了下來。( {$ W. D9 {& G4 b
1 ]) a6 T' Q- Z8 q; c* T4 V. p+ G
朱雋聽完探子們的報告後,即刻下令各部軍隊豁盡全力攻打陽城,陽城中的賊兵和百姓,人人自危。' u/ d% i1 Z7 s
; d+ A- K# A6 ~5 P! e, S+ D2 J 張寶的部將嚴政,看戰情對自軍非常不利,就找機會刺殺了張寶,提著張寶的首級,來投降朱雋。" p6 H5 K, f0 ]& @, u' a
R: u' f+ A$ }7 f: L 於是朱雋平定了陽城以及附近數郡的亂事,立刻派人持奏表向朝廷報告戰果。
. Z& W& m) X. x% \: ^5 }
! ?' j! _& t7 d& a3 @8 W7 ` 後來黃巾賊將,趙弘、韓忠、孫仲三個人,集合所有失散的黃巾賊兵,聚集了好幾萬人,四處打劫殺人,喊著說要替張角報仇。朝廷立刻下達命令,請朱雋率領剛戰勝張寶的軍隊,前去征伐。
6 V3 e7 w* O" B
* z, d% `' ^4 y- l! d0 b 朱雋一接到皇帝的詔書,即刻率領軍馬前進。到達的時候,看見黃巾賊已經佔領了宛城,朱雋隨即命令劉備兄弟三人,帶領軍馬攻打宛城的西南角。
1 y3 ]2 z$ w) q! ^5 N$ C; S. F* L7 ]# l6 i
趙弘看見,便派遣韓忠率領精銳部隊,前去抵制劉備。然而朱雋親自率領兩千名精銳強悍的騎兵,強攻宛城的東北角,和趙弘、孫仲大戰。
$ b2 \3 q) K( `. k6 ^! Y, r( l8 i( G8 S' G4 n
趙弘一看苗頭不對,擔心宛城會失陷,緊急派人命令韓忠從西南方撤退。劉備看見韓忠徹退,趁機追擊韓忠,大殺一陣。韓忠一軍大敗,緊急逃回宛城。
1 s' F4 w) c5 Q4 J
+ G3 v1 Z; ~# K" W! c 趙弘、孫仲亦被朱雋打敗,找不到退路回城,只好急忙的往別的地方逃去。朱雋得知劉備已經把韓忠逼入宛城,馬上命令所有軍士,將宛城四面團團圍住。3 n1 _. v& G! @; d- L. r( N2 [; [
6 N$ T3 R$ ?- W' u- f. s
過了幾天,韓忠在宛城中,糧食已經不夠,便急忙派人出城,向朱雋表明願意投降,朱雋毫不考慮立刻回絕。4 o% |0 ^5 G: b+ T3 i8 k
* L6 _+ _# z' x ?' d* Z/ [, x ?# b
劉備建議說:「以前高祖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是因為他除了招降敵人之外,還會接納敵人自動來投降,大人為什麼不准韓忠投降呢?」
: n" ~8 g9 q+ q: b, x& h
. e/ j0 }/ l! H, U6 r u& |( O 「高祖的時候,是因為秦朝暴政,天下動亂。」朱雋正經的回答:「況且高祖當時又與項羽在爭奪天下,百姓們不知道該相信誰,所以高祖招降敵人、賞賜來投降的敵人,用來穩固百姓的心,以及讓更多的敵人前來投降。」劉備點頭表示贊同。
- A! n9 X3 L; f) Q/ f, P! G2 ?$ U1 K; Y: W |# d' G' g! E
「現今天下一統,只有黃巾賊起來造反,如果接受賊兵的投降,根本沒有藉口勸他們改過自新。」朱雋更正經的接著說:「今天賊兵如果得勝就四處搶劫、擄掠,明天看情況不對就投降,這只會讓更多人起來造反,所以依目前這個情況來說,並不是很好的辦法。」 y2 b& N* w1 P; B
+ z$ ?# u% _1 ]4 H
「不准賊兵投降也對,只是現在,我軍把宛城包圍的跟鐵桶一樣,賊眾投降不了,必定會拼命跟我軍決一死戰。」劉備聽完後分析給朱雋聽:「假設城內有一萬人同心抵抗,我軍未必不能得勝,但是卻會有很大的傷亡。更何況現在宛城中賊兵有好幾萬人,如果全部同心抵抗我軍,結果可想而知。」8 p: d. F; p' P2 @- J
# k, w T; L p 朱雋聽了想想也對,便問劉備:「你會這麼說,想必一定有不錯的方法。」
6 n% D. _6 b! o" ~
R' Z5 z4 l9 Q- h6 ? 「我們不如撤掉東南兩門的軍隊,合兵全力攻打城的西北兩門。」劉備建議朱雋:「賊兵若抵抗不了,一定會往東南兩門逃跑,在逃亡當中一定無心應戰。那時要打敗賊兵,易如反掌,我軍也不至於會有很大的傷亡。」
8 W$ j. }, v: Q n# |( L3 J; ~/ ?- s" a$ I! Y1 d
「真是妙計!」朱雋聽完後哈哈大笑,並立刻傳下命令,撤掉東門、南門的軍馬,合兵一起攻打西門、北門。
3 |7 s: c; e+ Z2 G# v2 e
j9 L( K' z* b( i, u' h) t 韓忠果然連城都不守,馬上帶領部隊往東、南兩門急忙逃走。9 O+ j; d- p( f: J+ a; S0 D
- s9 w6 N8 Y( y, v# c 朱雋和劉備、關羽、張飛轉而往東南兩門,各自帶領軍隊隨後追殺,韓忠中箭跌下馬而死,剩下的賊兵四散奔跑、各自逃命。
2 G% I9 E2 I% J/ m( R5 B
8 F [: e% S+ t3 y# ^ 朱雋正在追殺賊兵的時候,趙弘、孫仲忽然帶領大隊賊兵來和朱雋交戰。由於趙弘、孫仲人多勢眾,朱雋急忙帶領軍隊暫時撤退,趙弘便趁機再度佔領宛城。
$ t+ E& b' Y' R# {& M3 B& J: Z# i2 Y; X4 H% o% Y% N
朱雋撤退到離宛城十里的地方紮寨後,劉備、關羽、張飛三路軍馬也前來會合。
* R5 b, \* p& z% k' `4 e) t( u
/ x: g, j: O* a 才剛重新整頓好軍隊,準備要前去攻打宛城時候,忽然有一位將軍,帶領一隊軍馬前來拜見朱雋。
, [$ I0 ?$ Y" j8 y0 q7 M- I1 I' x, u
『這位將軍,長的額頭稍寬、臉型略大,身材高大雄偉,姓孫名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是春秋時代名將孫武子的後代。』( P! T7 A4 M [" j; H+ A2 t
9 j( _0 m; f5 D" L& \, U( V
『孫堅在十七歲的時候,與父親坐船到錢塘江;看見十幾個海盜,搶劫江上商人的財物,搶完後就在岸邊直接分贓。』1 @" D, ~! y; z% t
. z, K7 K7 g, M5 Z 『孫堅直接告訴父親說:「要抓這些海盜,非常容易。」話剛說完,手拿著刀從船上奮力跳上岸,然後手指來指去、高聲大喊,非常像是在指揮人一樣。』; `+ h) U' P: U3 ?5 N1 Q) e& Q
' B/ s' \( [, k$ N 『海盜們以為官兵來了,慌忙逃走,連搶來的財物都忘了拿,孫堅從後面追上,殺了一名海盜。』9 J. T9 S9 K* J
3 S" `5 U+ _) `; w 『孫堅的名氣就這樣傳了開來,後來經過地方官向朝廷推薦,擔任校尉的官職。』
; n& m9 e/ G- W0 v$ x7 f- t
( o" F- o( n" S5 ]1 t; F0 M5 I 『會稽的妖賊許昌,號召了好幾萬人一起造反,自稱陽明皇帝。』+ m0 x* g' k$ P! k! ^7 M
0 e: A1 f- D& k( e' i
『孫堅會同郡司馬,在郡內招募了一千多名勇士,會合州郡的官兵,攻打反賊許昌,大獲全功,把許昌和他的兒子許韶,一起斬首。』
2 |3 d+ `- U/ R4 l7 ~/ ?; D' @0 z* w
『州刺使臧旻向朝廷上呈奏表,稱讚孫堅的功勞,孫堅因此而升官,擔任鹽瀆丞,然後又轉而擔任盱眙丞、下邳丞。』2 v6 A& d: g* C8 i
: Y( J! O4 f& d0 s$ _9 p 孫堅一得知朱雋在宛城大戰黃巾賊的消息,即刻招集家鄉的年輕人,以及一些來往各地的客商,並會合淮、泗精兵一千五百多人,疾速趕來支援。/ r. V* V+ m! u" `1 o8 _
' C1 C5 x0 o9 |6 E 朱雋意外的高興,便命令孫堅率領本部軍馬攻打南門,劉備帶關羽、張飛攻打北門,朱雋自己領軍攻打西門,東門不打,準備留給賊兵逃走。於是三路軍馬,一起硬攻南、西、北三門。4 _* G+ ]' ]9 K( p. H5 L
: J8 I- d/ x6 J1 v' k2 n 孫堅率先藉繩索爬到城牆上面,速度快到賊兵完全來不及反應,被孫堅揮刀殺了二十多人,因此後面的士兵全部順利到達城牆上面,守城的賊兵看情況不妙,各自狂奔逃命。( q( w2 ^3 i8 \, I) b& j; U$ k: o
- S8 v$ K0 S; c2 s- K% `
賊將趙弘手握著長矛,騎著戰馬跨上內城樓梯,望著孫堅方向疾衝而來。: v5 f f; M+ U H6 ]4 M! _
. t, s% g' t5 |% s7 V C8 Q
孫堅趁趙弘還沒跑上城牆,便往趙弘那邊飛跳過去,趙弘急忙拿長矛刺孫堅,孫堅閃過長矛雙手急伸,緊緊的握住趙弘的矛桿,借力跳到趙弘背後騎在馬上,並藉著身體反轉的力量,用力搶下趙弘的長矛,用長矛將趙弘刺下馬去,趙弘跌下樓梯而死,孫堅便騎著趙弘的戰馬,在城內來回衝突,砍殺賊兵。
- F4 n* N/ p6 e8 I7 A9 o5 e8 f3 [5 X' A. ]5 P% \( m
孫仲看到趙弘已經被孫堅殺死,分不清東南西北,緊急帶兵衝出城門,出城門後才發現,正好是劉備攻打的北門。( R0 C. Z7 _. q& s/ I
1 r% ]" l# r8 P% S8 u$ J! E 劉備看見孫仲衝出,率領部隊攻打過來,孫仲一軍只想逃命無心戰鬥,剛準備找路逃走的時候,劉備張弓搭箭射出去,一箭紮實的射中孫仲,翻身跌下馬而死。, V/ G) E$ a! A- S2 h, ~$ G
/ S O+ `% p9 z7 u1 R, W
後面朱雋率領大軍趕來,追殺賊兵,大獲全勝,殺了賊兵一萬多人,剩下的幾萬人全部投降,於是南陽地區十幾個郡,全部平定。, p2 z) _7 d, z2 \
% k/ I8 I" y9 J$ n2 Q/ d' J& j+ C
c# M/ R* o! T o9 o3 ?
! a: g* r( ?- @, b" ~( m
+ Z8 H$ ^( `/ m3 S8 d您的回文是我的動力!!
C7 ~% V: v2 \) ^4 u- ]0 H. L; F+ g
我的無名~歡迎踢館!!$ M5 g/ [1 Y/ j' v
http://www.wretch.cc/blog/gashsheen
5 y: U" y/ J0 Q3 L, |/ X請注重翻譯者的辛苦~需要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 u$ L2 y' O- {! h/ E/ V* C若有覺得翻譯不妥的地方也歡迎留言指教~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