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時代在變,勤務也在增減改變,看了長官敍述,還真感到我們在那個時候算是幸運的了。# y. J* o, G b7 O7 K* ~: v6 n( \
那個時候一個營只有三個連,74年初我們到中科院之後,我們第一連便進駐青山排〈連部連長〉、龍園排〈副連長〉、東山排〈排長〉,第二連是隨營連和第三連分屬院本部的三號門和五號門,勤務也算是滿單純的,就只有站衛兵包哨,偶而有押運中科院的軍品。 ; e" j1 M# L* D. f r o我們是接313營進中科院的,不久便傳出當時的柏司令和指揮官在我們到中科院四個月後,要把我們拉回莒園整訓,所以當時我們滿緊張的,已經都把個人裝備準備好打包了,〈還好我們第一連的個人裝備衣物,都還在隨兵袋裡,因為我們服勤的衣物,都是中科院另外提供的勤務服,而非憲兵服。〉聽說那時候的代理院長是郝伯伯,他老人家不讓我們走的原因是,我們憲兵的服勤態度比以前的保警好,且中科院花在我們憲兵人員身上的識別證等其它費用很高,如果四個月一輪調,花費太大且又浪費,所以一拖再拖的拖了一年三個月,這期間也是一段時間又會傳出整訓的消息,所以我們平常時間,還是會鍛鍊自己,有空就跑跑5000公尺,做做體能,保存體力,以避免到了莒園一下子適應不了。- _9 c4 v3 K. Q5 a
或許是這個原因,所以我們那個時候的314營算是還滿平靜的,雖然生活苦悶,沒有外面那麼多采多姿,但我們也算是幸運的一群了。 + \. e ]+ G c) w" O4 X9 r! w( H: N可真的就在我們進了莒園後,就說要擴編成一個營四個連,以應付日後增加的勤務量,但在學弟我75年退伍時,還是一樣維持三個連;且日後解嚴了,請願的街頭運動增加,每每在電視螢幕前,看到站第一線的憲兵學弟在人群前的辛苦執勤,真是替日後及現役的弟兄們叫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