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3 發表6 z6 b0 P6 f) P9 Z: Q# \" `: {
針對M16許多缺點徹底改良其改採;SCAR右折式伸縮槍托,可大幅縮短攜行長度、而槍機卅槍機座卅擊發系統卅復進系統 & 等已擺脫M16許多缺點、SCAR並可依射手習慣更換左右方向的槍機拉柄、雙側皆有射擊選擇鈕與彈匣釋放鈕
; W4 w, O1 E+ @# o8 N- p7 xM16系列的中置式槍機拉柄本來就是可以左右手射手都可以操作,雙側射擊選擇鈕與彈匣釋放鈕對於 M16也早已不再是問題。! U1 |% I9 |, N" `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3 發表1 M4 N5 f2 `8 n5 J0 J
SCAR多道長條戰術軌道設計,優點是可鎖固許多配件和可靈活調整;問題是∼實戰中真需要有這麼多配件掛上嗎?空出軌道雖有護片可蓋住避免扎手,但激烈戰鬥行動中4∼5個護片其鬆脫機率應不小;
0 U3 } x; _+ V# ? `護片如果會有鬆脫的問題,現在的SOPMOD應該就已經會有所反應,但是並沒有!! [$ {- }/ a$ u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3 發表
) R$ O- g( k0 C取消步槍傳統護手改以加裝前握把代替,犧牲原護手對槍管隔熱的實質握槍便利;至於SCAR的大型握把可向下拉出小雙支架當成步槍腳架,只能算是噱頭,因實用性其實是有限
5 P# A4 p% O4 X* O' t2 H9 ^“犧牲原護手對槍管隔熱的實質握槍便利”?如果是握前握把,根本不需要以手去接觸到由護手散發出的熱度。
0 I( l" I8 m4 H至於前握把腳架的便利性,必須看用在甚麼環境下,並不能說是全無實益。/ V2 B- j' l% B1 N- W% z! V$ P/ c/ V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3 發表
' G1 O2 K7 }4 h2 l. G部份報導中,宣稱MK16與MK17兩者零組件有90%共通性,這應該是以零件數來換算出的數據或是同口徑步槍換不同長度槍管才能有此高百分比,因5.56mm與7.62mm子彈全長不同,所以MK16與MK17一些重要與大部組件如∼槍機、槍管、上機匣(退殼口長度)、下機匣(彈匣外部尺寸)都不能共用。- p! G* z$ ~1 a: `+ r6 m
8 B0 K8 Q k7 w
上機匣、下機匣可採用COLT 9mmSMG模式以7.62mm為本體,更換彈匣室模組即可共用。
; v, |, A5 s' t7 r% I事實上,本於AR15系統的MGI MODULAR WEAPON SYSTEM設計就已經可以共通三種彈藥。
. p, H9 ]# r- y- S2 l3 e$ U* c雖然就以公佈資料來看,FN SCAR 5.56mm與7.62mm的上下機匣不同,所以這應該有其他的考量,並非單純的彈藥不同所以無法共用的問題。
. E1 N9 o+ v7 E. Y9 p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3 發表1 y0 X6 Q3 w, r# B9 {) O/ Z
EGLM 40mm榴彈發射器其操作特色是由左側邊開啟,優點是可裝填加長型榴彈,更具攻擊火力。不過現役M203榴彈發射器在設計上操作反而較為順手,與槍管同軸向開啟裝填,射手仍可保持穩定握扶槍枝且槍口依然朝前警戒待射;相對EGLM必需專注於裝填開啟角度並調整持槍重心;EGLM榴彈發射器整體長度較短但上下寬度卻加大,難論其輕巧與有效益之改良。 : i4 W& S; Q9 G7 b1 r$ P# p. v" ^; m, q
M203向前開啟時同樣會影響槍枝重心,並非沒有影響,而對於臥射的射手而言,M203向前開啟的方式並不如側開式裝填便利。3 P3 r; m; M5 C* J. g6 D! @* n; V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3 發表. _5 y: ^0 d A' u7 ^/ C, X
現行EGLM設計採較短榴彈管設計,推測是以SCAR CQC型(為更短槍管之衝鋒槍)為最大極限設計尺寸(不超過其防火帽),為了衝鋒槍款卻犧牲了卡賓槍卅突擊步槍款之榴彈發射有效距離,則非明智;若戰術評估現有M203其40mm榴彈有必要再增一半彈體長度增強火力,是可局部修改一些組件因應(兩段式前拉開長度),不一定得要買一套全新價昂射程短的系統。
( f5 u- ~, T) b% m D1 kM203可以有9"SOCOM與12"標準管,誰規定EGLM不能有?這並不是問題!
" y/ w, P1 C. o* x如果為了裝置加長型榴彈而修改直開式M203(兩段式前拉開長度),對於裝置榴彈時的持槍重心之影響並不會小於側開式榴彈發射器,在裝填動作上卻更添不便。8 e+ \+ @' J: F0 s1 A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3 發表( ~* D7 z% ~0 |' N3 s* C6 C* s
此設計亦意謂士兵右手手指其必需離開步槍扳機才能操作榴彈發射,不似加裝在突擊步槍上的M203,可同時雙手扣引兩種不同武器操作;M203雖以步槍彈匣為變通性握把,卻比EGLM更易握持與持槍警戒。 ( _; P) D0 ]9 P- ^
不知道由什麼樣的裡由需要同時雙手扣引兩種不同武器操作?
7 Q# Y! W9 S: H3 x可否請較一下握持與持槍警戒與榴彈發射器的板機位置有何相關性?3 u1 f4 N4 Y; X& U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6 發表
5 x2 E$ m: H3 t7 `聯勤在更早期T65突擊步槍之前曾試製過AR18,卻因某種因素停止發展,這款國造AR18是採更保守的固定槍托款,未能在槍托材質與折疊設計突破 6 r3 W1 h! g4 _
如果那個年代的聯勤有此技術的話,此語才或許不無道理。
$ o8 j. ?8 w; h' H# U* e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6 發表- R% e1 x4 g* q2 M: ]/ c
並沒有完全採用一款全新設計的折疊式突擊步槍而非T65K2,使得現階段國造突擊步槍的發展停滯二十多年無重大突破。
; n- u6 B5 E6 `9 c為什麼一定要是折疊式,為什麼不能是類似HK的伸縮拖構型(不要說因為這種拖會晃,因為以現在的工業設計能力,重新設計一款此種基本構型,但是伸縮後如同固定拖般不會晃動的伸縮拖並非難事,南韓的 K1A1是個例子,而K1A1甚至只是沿用M3黃油槍的伸縮拖設計,而不是全新的設計),是否可以說是陷入折疊式槍拖的迷思。
0 g4 i, H; v; g, v5 I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6 發表( C- K/ E3 Z% _. u: V9 L7 U
傳統構型折疊槍托設計應該是一個重要關鍵,在實戰持槍射擊或持槍警戒待射時,展開折疊槍托(SG550)或拉開伸縮槍托(T86)都是穩定持槍姿勢與提升射擊精準度的必然要件;這點讓堅持採用固定槍托設計的保守派,得以繼續堅守其理念。確實不容否定槍托在實用性的存在價值,但除在射擊或警戒待射之外,突擊步槍在更長時間的行動攜行與常態性一般勤務中,其實士兵真正更需要的是一把輕巧可折疊槍托的突擊步槍。
# D. J7 y3 T4 M9 n7 ^0 A8 f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不能是類似HK樣式的伸縮拖構型,此類型的伸縮拖較之折疊槍托更輕,也更能變化出適用不同人體型的槍拖長度!& J, a+ {8 }, j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6 發表, U0 e' X" x6 J. X* v% r3 S
若軍備局要以T91為架構發展臺灣版的SCAR供特種部隊使用,T91還是用M16式槍托卅復進系統卅槍機座,也沒有突破使用塑料機匣而續用鋁合金材質;那臺灣版的SCAR技術與設計只是原地踏步而已,也相當可惜是將浪費不少寶貴時間與經費。
, [& L. q& Q& I6 r1 C要用塑料機匣也要軍備局做的出來,看看那個2266的護木,我還寧願軍備局繼續用金屬機匣!9 Z" ?( |: R0 a: K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6 發表3 ^- b& ^1 y4 O; F( M7 G" L2 o) W. j% P
快速更換槍管的時代,除非整合不同口徑彈頭且子彈全長控制在57.4 mm情況下,一般士兵用的突擊步槍才有快速更換槍管需求。
$ h" s2 j/ T" b: x0 m3 z7 j4 i2 q6 W即使整合不同口徑彈頭且子彈全長控制在57.4 mm,為何一般士兵用的突擊步槍會有快速更換槍管需求?
+ A+ ^* C [; C9 ]' f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6 發表
4 [2 A' t% l8 v& f/ P! j折疊槍托設計可讓突擊步槍易於收折攜行收放,並能在狹窄車內空間中∼在遭遇攻擊情況下,可不展開槍托儘速迴轉槍身進行壓制性射擊,此便利性非固定式槍托之突擊步槍所能及。 1 Y/ B4 S' Y6 u' D S' g( a
同樣的問題,又是折疊槍托的迷思,在狹窄車內空間中,類似於HK樣式的伸縮槍拖,不只可不展開槍托儘速迴轉槍身進行壓制性射擊,更可調整槍拖進行精準射擊。& ~; J' v; X- k0 A0 w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6 發表
. J, D+ v# P; b6 L2 h折疊槍托後之突擊步槍∼若以戰術槍背帶+輔助瞄準器等搭配,亦可彌補槍托無法立即展開穩定射擊之部份缺點
: n- k5 j* h5 ^: G% v& ]哪個單位/組織的實驗/測試報告得出這種結果?! V' f' D* I, P' C0 T# T
MP5可以戰術槍背帶輔助不用槍拖不代表突擊步槍可以;SAS能肩射M240B不代表國軍有能力肩射T74機槍!
% c# \+ I& u' q& K8 e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7 發表
; O- N( e) A: h, S* Y$ D5.56mm步槍與7.62mm步槍之搭配比例,若在同款槍械機構設計情況下,武器組件大部共通與訓練相近情況下;5.56mm步槍與7.62mm步槍以3:1或4:2比例皆可 ) C" {7 \6 Q; |( [- \. c
請問這個比例又從何而來?同時亦須考慮後勤補給之問題。. [* O/ S i! {" p9 [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7 發表
" Z6 B5 f8 F5 h" l( N' e! t1 E& t5 l至於9mm衝鋒槍現只適用於警勤任務,早已不適用於現代軍事突擊任務使用。 " y. d% R; Z! Z, ?
Why?
8 D; `: P5 c! ?4 X+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7 發表9 e2 x( _: f7 {2 @8 K
至於下一代國造步槍是否要發展使用俄製AK47用7.62 x 39 mm子彈,以便運用擄獲敵軍大量彈藥轉用(或供特種部隊深入敵境使用) ' L8 G% C0 x. N* F8 F
老共正規部隊早已改換為5.8mm彈藥!
6 c" ?2 I) e, ? |' C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7 發表/ S! M; y: N" F2 k7 `( {
並且軍備局將來設計新彈匣亦必須考量∼如採塑料彈匣必須要有如SG550併聯設計或金屬彈匣需配有彈匣結合器,來加快更換彈匣速度與加速持續火力。 ; y& Q0 y/ W7 X! L2 a
塑料彈匣本身的結合設計將嚴重影響單匣攜帶量,如果要採取這種設計又想要保有相同的攜彈量則必須同時換發新式彈匣袋,又將是後勤上的一大負擔。同時裝置在槍上的多數彈匣,其重量亦加重射手持槍手或是肩背帶背負時的負擔。 T& i* A3 i4 r# [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7 發表
9 ^! \' O, F' r' Z! j) S克儉式僅以人眼搭配步槍本體的簡易金屬瞄準裝置,是無法有效提高實戰準確射擊命中率,並且作戰前無法增加士兵運用武器與參戰的信心;因節省成本而在戰場上付出更昂貴的代價,往往是不能劃上等號來解釋;且台灣防禦作戰型態是屬突發性質,等戰場印證一般士兵都急需配發光學瞄準鏡來提升射擊效能時就為時已晚,就算備戰開始時軍工廠與民間廠全力配合,都無法再短時間大量生產供給軍隊足夠數量。
0 L, a# f! k$ K1 F! p+ D射擊命中率之高低在於訓練之精實,這點可由美軍陸戰隊與美國陸軍間射擊要求之比較得出,陸戰隊的基本射擊能力總是高於陸軍。* U. s0 h7 u" u- t2 o" i
對於常常看到當兵當完還不知道照門高低、左右響數與距離、風偏修正關係的國軍士兵來說,給他們一具光學瞄具又如何?尤其是光學瞄具(此指有倍率之瞄具,無倍率紅點鏡除外)對於近距離的城鎮作戰來說,未必比簡易金屬瞄準裝置好用。加強射擊訓練與教育在現階段比光學瞄具重要!( r5 X3 {! p! T4 F1 F9 o8 C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7 發表8 i, b8 {0 N; V$ H; Q6 Y4 O
FN SCAR步槍在戰術軌道之設計,運用太多預留與多道軌道設計,反倒犧牲步槍護手基本握持功能;其實在護手部份設計上預留一些鎖定軌道螺孔即可,非必要存留一大半外露不用的軌道造成額外重量與使用不順手(即使如美軍配發戰術手套保護,且戴上手套操作不便與手感差,此習慣不見得適用國軍士兵)。至於雷射指標器與槍燈卻有實用性,但國軍經費不足實際上僅能配給少數特種部隊使用,只要在護手上預留螺孔將來鎖上戰術軌道來因應。不過這款突擊步槍在護手下方設計必須正視加裝可折疊式前握把的功能,但別陷入增加一長排下軌道錯誤。 ; T. x s% Z" f2 k
前面批評CSAR犧牲步槍護手基本握持功能,後面又說要國軍突擊步槍在護手下方設計必須正視加裝可折疊式前握把的功能,不知可否解釋一下其中矛盾之處!$ R# w( H1 D0 t( ]+ J' j0 E- p
事實上一長排下軌道的設計正可提供不同體型的射手自行決定其前握把位置。
" K4 e8 R |; ~1 Z4 N0 H; t$ ]原帖由 M16A1 於 2006-7-6 11:37 發表
! Y! a: A/ p& T9 K1 r" C* r突擊步槍槍身機匣主要組件與次要組件大量使用聚合塑料材質製造,將成為必要技術工藝指標;如再續用傳統金屬材將是無法突破技術的象徵,國外許多小型手槍廠都推出了具聚合塑料材料的手槍。
" v+ P4 V; R; U% {& z" E與其要求突破技術的象徵,不如先要求可靠一把可靠的步槍,G36因為聚合塑料材質而導致的問題所在多有,連德軍內部也是抱怨聲不斷,好個技術進步的象徵!
4 x6 |: G6 c0 H" _# H* f, c+ j: Q
) }/ L3 X# t. L% S[ 本帖最後由 HERB 於 2006-7-9 22:1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