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轉貼】德軍的裝甲兵進行曲 -- Das Panzerlied !

[複製連結]
byronliao 發表於 2006-2-23 09:53:26 | 顯示全部樓層

蔣緯國上將

蔣緯國(1916年10月6日——1997年9月22日),幼名建鎬,號念堂。生於上海市。

蔣緯國是蔣介石次子。根據臺灣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蔣緯國的生父是戴季陶,其母親是一名日本護士重松金子。

在東吳大學就讀經濟系。1936年赴德擔任蔣百里訪問德國時的少尉侍從官,次年在德國入伍,進入德國陸軍慕尼黑官校,畢業後於德國軍中服務,曾參與對波蘭發動的閃電戰。1939年因德日義軸心國之聯盟而離德返回中國。回中國後長期於國軍中任職,退休前官階至上將。自從1954年的湖口兵變後,蔣緯國便從未被授與軍權。1964年蔣緯國奉命開始籌劃三軍將校戰略教育,並且於1969年創設戰爭學院。1975年進階陸軍二級上將,並擔任三軍大學校長。1980年蔣緯國擔任聯勤總司令。1986年自軍中退役,並且擔任國家安全會議祕書長。1988年發表講話,聲明自己實為戴季陶之子。1993年被聘為總統府資政。

1990年國民大會選舉中華民國總統時,曾經有國大代表滕傑等人提議林洋港選總統、蔣緯國選副總統方式參選,但最後林洋港與蔣緯國都未參選總統與副總統,而由李登輝與李元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

蔣緯國在民間社團中亦頗為活躍,他是中華戰略學會的創辦人,並曾經擔任美生會中國總會會長、中德文化經濟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理事長等職,著有《國家戰略概說》。

蔣緯國的第一任妻子為石靜宜,1957年也就是民國46年2月23日蔣緯國少將與丘愛倫小姐在日本東京結婚。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4%A3%E7%B7%AF%E5%9C%8B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abb431128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0929959541 發表於 2006-2-28 11:49:01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像粉不錯唷!感 謝 分享 ^_^
fire409 發表於 2006-6-6 15:57:20 | 顯示全部樓層

德軍軍歌

[wmv]http://www.yiboyung.com/video/marches/panzerliedfromBattleOfBaldge.mpg[/wmv]

這首歌聽起來蠻有精神的。

[ 本帖最後由 fire409 於 2006-6-6 15:59 編輯 ]
fire409 發表於 2006-6-6 16:03:38 | 顯示全部樓層

一首被世界禁止的歌-旗幟飄揚(納粹黨歌)

http://www.worldmilitaria.com/newsite/Media/HorstWesselLied.mp3

原文/歌詞
Horst Wessel 1927 (1907-1930)
1. Die Fahne hoch!
Die Reihen fest geschlossen!
S.A. marschiert
Mit mutig festem Schritt
|: Kam'raden die Rotfront
Und Reaktion erschossen
Marschier'n im Geist
In unsern Reihen mit :|

至於翻譯成中文部分就有勞發哥了!
HANDSOMEDOG 發表於 2006-6-6 16:57:14 | 顯示全部樓層

這是坦克大決戰的歌

這是坦克大決戰的歌對不對?以前我們陸官正五十六期的排長有教過我們用中文唱這首歌:
憲兵健兒,犧牲奮鬥,不屈不撓,不怕苦也不怕難,看我們熱血在沸騰,掀起反共怒吼,(那時候還有反共)拋頭臚灑熱血犧牲向前
Macgyver 發表於 2006-6-6 18:37:39 | 顯示全部樓層
這首叫裝甲兵進行曲  中文版好像有立委抗議 就消失了
老潘 發表於 2006-6-6 19:42:29 | 顯示全部樓層
40年前的老電影,”坦克大決戰”。只記得後來盟軍用滾落的汽油桶滾向指揮的德軍將領搭乘的那輛坦克爆炸慘死∼
德軍龐大的坦克部隊因為沒有汽油用,只得將坦克留在原地,全部走回德國...
chrishuang 發表於 2006-6-6 20:56: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2 Fire409學長

希特勒 納粹黨的黨歌 (又稱之為 霍斯特•威塞爾之歌) 

霍斯特•威塞爾是一名納粹黨衝鋒隊隊員,死于柏林的巷戰(1930年在與GCD黨徒的戰鬥中“光榮犧牲”)。這首歌是他在1927年所作,後來此歌被作為納粹黨黨歌。在納粹德國時代,這首《霍斯特。威塞爾之歌》的地位幾乎和國歌《德意志高於一切》並列。

以下是這首歌全部的歌詞及中文翻譯
(中譯不見的正確,還要有勞駐德特派員 - Infantry 步兵哥哥確認 ,中文翻譯是網路上找來的)

Die Fahne hoch(Horst Wessel Lied)
旗正飄揚…國社黨黨歌歌詞

Die Fahne hoch
旗正飄揚
Die Reihen fest geschlossen   
看我們隊伍多雄壯
SA. marschiert
突擊隊前進
Mit ruhig festem Schritt
踏著堅定的步伐

(※)副歌
Kam'raden die Rotfront
為共產黨和反動派擊倒的同志們
Und Reaktion erschossen
Marschier'n im Geist
一部:快快回到
二部:已經回到

In unsern Reihen mit
我們的隊伍上

2.
Die Strasse frei
萬人空巷
Den braunen Batallionen
是褐衫軍的模樣
Die Strasse frei
路已淨空
Dem Sturmabteilungsmann
是突擊隊在線上
(※)

Es schau'n auf's Hakenkreutz
國社黨萬字旗
Voll Hoffnung schon Millionen
是百萬人唯一希望
Der Tag fuer Freiheit
期待自由
Und fuer Brot bricht an
和麵包的理想

3.
Zum letzten Mal
正當此刻
Wird nun Appell geblasen
行動號令忽吹響
Zum Kampfe steh'n
未來戰鬥
Wir alle schon bereit
我等是箭在弦上

(※)
Bald flattern Hitler-fahnen
讓我們將元首旗幟
Ueber allen Strassen
插滿大街小巷
Die Knechtschaft dauert
苦難結束後就會是天堂
Nur mehr kurze Zeit
(※)

4. 與第一段同
Die Fahne hoch
Die Reihen fest geschlossen
SA. marschiert
Mit ruhig festem Schritt
(※)

Kam'raden die Rotfront
Und Reaktion erschossen
Marschier'n im Geist
In unsern Reihen mit

附帶一點
當俾斯麥的鐵血十字架變成希特勒的鐵蹄在踐踏整個歐洲的時候,當時德國兩位著名的音樂指揮家托斯卡尼尼和福特萬格勒,在1937年薩爾茲堡音樂節上曾經展開一場短暫的音樂激辯,在那個著名的夏天的論辯。不止一個人目睹了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上,托斯卡尼尼和福特萬格勒的歷史性的爭辯,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托斯卡尼尼的結論斬釘截鐵:只要在第三帝國當指揮就是納粹分子,藝術與音樂是當權者的工具。福特萬格勒的反駁同樣是擲地有聲:偉大的音樂能夠與納粹主義對抗,音樂屬於另外一個世界,它與政治無關。同時後來托斯卡尼尼因為拒絕希特勒的邀請指揮演奏這首歌,最後被納粹黨逮捕鋃鐺入獄。

半個多世紀以來,這段公案始終沒有最後了斷,但至少有一點福特萬格勒是站不住腳的,那就是他的藝術純粹論。就像薩伊德所指出的那樣:「到處都是政治,我們無法遁入純粹的藝術和思想的領域,因而也無法遁入超然無私的客觀性。」(《知識份子論》)福特萬格勒的高尚意圖或者說是政治上的幼稚,被納粹當局所利用已是不爭的事實(戈培爾知道,音樂是福特萬格勒的生命,不給他隊員和觀眾,他就成了沒有教堂的牧師,為了音樂,他妥協了),他為納粹政治的花招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然而,人們忽視了另一個層面的問題,福特萬格勒選擇留在德國,通過音樂堅守了德意志文化傳統。

正像他在1946年底向法庭做最後的陳述所說的那樣,他在德國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刻,想到的是自己的責任。福特萬格勒維護的是德國另一個形象和傳統。1790年的前後,當普魯士的建築師朗漢斯借鑒古希臘柱廊式的風格、設計並重建了柏林的勃蘭登堡門這件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傑作的同時,魏瑪發生了一場重大的文化變革。在歌德的推動下,魏瑪成了普魯士以外德意志的又一個中心,一個知識與精神的中心。這裡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知識份子,在這個作家、詩人與哲學家的隊伍裡,我們見到了一個光輝燦爛的群像:前面是萊辛和歌德,緊隨其後的是席勒、赫爾德、諾瓦利斯、黑格爾、費希特、施賴爾馬赫和施萊格爾兄弟……。

在福特萬格勒的作曲和指揮藝術生涯中,他所依據的恰恰是這樣一個得意志文化傳統。難能可貴的是,他用他的指揮藝術,把從巴哈、貝多芬到布魯克納的德國音樂經典也融入到這個傳統中來,在他的指揮藝術中,我們找到了德國音樂文化傳統的一個歷史座標。

福特萬格勒最後於1954年11月30日辭世,今天,所有熱愛他的人紀念他,絕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個指揮家、作曲家、音樂家,而是因為他是那個時代的代表。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已經習慣於用某個人的名字來描述一段歷史,包括音樂的歷史;他們的名字成了特定時期、特殊的藝術風格的代名詞。德國作曲家欣德米特說:「福特萬格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十年,成為德國文化的形象,是他使德國文化重新站立起來。」其實在戰爭期間,不也是他頑強地獨立支撐著風雨飄搖中的德國文化麼?如果沒有人在納粹的統治下發出一點純粹的聲音,恐怕整個德國文化就會土崩瓦解。那樣的話,那些被炸毀的德國各大城市的歌劇院、音樂廳、博物館乃至教堂,就不僅僅是物質的廢墟,而且也是精神的瓦礫了。

 -- 本文參考了維基百科、音盤日誌、樂府春秋等資料綜合而成,如有誤謬,歡迎予以指正。

[ 本帖最後由 chrishuang 於 2006-6-6 21:00 編輯 ]
Infantry 發表於 2006-6-7 02:01:10 | 顯示全部樓層
報告chris學長,雖然您附的翻譯不是很正確,但也無所謂啦。這首歌最好還是不要翻譯比較好,聽旋律就夠了。

倒是關於Hakenkreuz這個字,翻譯成萬字實在不妥。因為萬字指的是佛教的那個萬字,和這個Hakenkreuz雖然樣子近似, 但方向不一樣。Hakenkreuz正確應該翻譯成鉤十字

另外關於Horst Wessel,請參考從芬蘭到黑海#2

[ 本帖最後由 Infantry 於 2006-6-7 02:11 編輯 ]
chrishuang 發表於 2006-6-7 20:27: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Infantry 於 2006-6-7 02:01 發表
報告chris學長,雖然您附的翻譯不是很正確,但也無所謂啦。這首歌最好還是不要翻譯比較好,聽旋律就夠了。

倒是關於Hakenkreuz這個字,翻譯成萬字實在不妥。因為萬字指的是佛教的那個萬字,和這個Hakenkreuz雖 ...


感謝駐德特派員 - Infantry老大不殺之恩


關於納粹黨的黨歌,一直到了今天,依舊是一首讓全世界極為痛恨的一首歌(因為等於希特勒),尤其是猶太民族,所以翻譯的正確的話恐怕也會引起很大的抗議風暴(因為有點像是在宣揚納粹法西斯主義)
所以還是維持不明不白比較好。

另外附帶一點,歌詞中譯是我從大陸網站找到的,不過該網站的網友留言有非常多在推崇希特勒這個歷史惡魔,有時真搞不懂大陸的網友腦袋再想些什麼。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4-11-23 15:24 , Processed in 0.03410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