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的問題除了招募培訓外(開源),就是節省運用(節流)。目前國軍推動的各種裁軍案雖說不得不為,但是很多的時候僅只在數字上做文章,產生的弊病有三:
/ K, k# R' Y$ Q X
; N3 ? p* f5 t2 d1.為求數字完美,不計功能破壞
% s. r' e" H& ]0 E6 |2.破壞部隊承續,軍事技能失傳+ {4 N0 z1 h0 D+ i7 |
3.士兵拿翹驕縱,軍官朝不保夕
4 ~9 }# h* a I4 B/ u, Y2 j4 X X
; \- q9 d S4 j數字上,裁軍早已超過經濟效益,事實上各單位應該會有一種感覺,就是每裁一個人,會有損失三個人的實際影響。這就表示邊際效應相當的大。請看下圖,即是最簡單的「邊際效益遞減」示意圖,假設這圖的X軸表示國軍的人數,Y軸表示整體的軍力:
_8 P2 I, z7 p( {
# x1 p" w \/ Q1 H( V- I7 M0 a基本上,裁員或是裁軍,都是基於「多裁一人,效率變高」的基礎。所以裁軍時應該在C點上裁,這樣裁越多,冗員越少,效用越大。& E# y& l' S: ?* i: ^
' ]8 ?: R0 b) F) y$ c要是裁在B點上,那就約莫沒有差別,多一人少一人差別很小。: n, C/ N& a7 Z _) u# \, {7 q+ Y
( r# `6 V- i, Y& x
要是裁在A~B中間的點上,那就事情大條了,因為每多裁一人,相對喪失的效益會很大。就像減肥的人減掉兩斤肥肉很好,但是減到砍一隻腿下來就太超過。5 o, {5 z+ |8 A9 V \, x
- D6 H: @" p+ z# Z( U5 x) b現在的裁軍,就是這樣子搞的。因為不只是人力的問題,而且更有以下的影響:; V4 E9 g, u1 X8 Z0 M7 v" O
A.人力不足造成士氣低落,學習低落。大家忙著站哨,忙著搞軍中那一套,誰還有時間停下來學習?一切都是急就章,草草訓練草草服役,不扎實的結果就是所有的軍事技能都將面臨失傳。剩下的只有老百姓也會的東西,那要你軍隊還有何用?
3 K& m1 V* a! Q4 zB.升遷管道不暢造成軍旅生涯失去吸引力。當你前途無望時,會選擇這行嗎?以前對於職業軍官的生涯,莫大於出將入相,擔任國之棟梁;次者統領大軍,為國之干城;再次者為一師一旅之長,精兵利器,為民眾之保。現在,出將入相已成空想,爬到個上校還要多多燒香吧!那麼軍方有無準備好這種現象,激勵他的軍官和士官,升官不是從軍之本,這不是一場升官圖,這是一個人生大刺激,大冒險,充滿精彩過程,最不留白的選擇,就是從軍報國!保證軍官爬到什麼階級,絕對行不通。保證軍官一定有機會一償開砲放槍上山下海跳傘攀岩的刺激快感,那才是現代的重點吧。" t& t! ?( Z; a& K% J( w/ ]
C.劣幣驅逐良幣,偷懶造假的勝過苦幹實幹的。以前軍中人多可以靠苦幹實幹的撐起造假的;現在等於是池乾魚現,這些本來被撐起的造假者也遲早乾死。軍方準備好要用什麼更好的考核方法,確定幹掉的都是爛貨,留下的都是好貨嗎?$ v: [& z8 F7 G6 p K- k
D.明明沒人了,高層的編制還在那裡喬要幾個將官幾個上校。百萬雄師的時代過去了,可是領導者的腦袋是否有改?還是滿天星斗轉來轉去?非要升個將軍才算達到生涯目標?
1 p9 e- k. c, s. x# J3 b3 U: J8 i7 l: m" Y( z: f
現在多裁一個人,就是刀刀見骨的裁法,因為好的皮肉肥油都裁光啦,剩下的就在砍骨頭。2 H* h2 m0 E/ c
! {, L0 l" g+ |/ X' ?' n2 A" G/ M8 q對付砍骨頭,國軍需要用新的思維去考慮:什麼樣的生物不怕砍骨頭?答案:沒有骨頭的生物。什麼樣的生物不怕砍?答案:砍成兩半後,會變成兩隻的生物。
/ t# E" X' r* ~* P: @6 E
% Y7 o) [ y- g/ {; w$ |, U國軍天天喊著「小而精」的口號,可是偌大的營區,死卡著駐地的編制,以及殺紅了眼誰也不想被裁退高層,怎樣看都像是一個「大而鈍」的巨獸,躺在修羅場裡面等著被支解。
9 M( A8 f, x' q8 s7 F r8 e$ J$ w
% @1 O% g8 p ^$ C3 ^% I. t國軍要浴火重生,就是要變身,從大恐龍變成草履蟲。要變成草履蟲,就要重新思考整個軍隊的屬性和邏輯。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
2 C% y# ^3 H5 G; I1 n
( @8 {! @( n5 T$ J管地,不如管人。3 p% l% C# B8 R; Z! W+ Z1 V: I; O- U
, w4 c5 p! ~8 q+ J
先看看「管地」的意思。台灣現在有多少軍隊?二十萬?更少?這些人「鋪」在台灣島上,有什麼作為?六軍團八軍團十軍團,講真的死守在那裡,每年的兵推都說「敵自台灣中路登陸,將台灣截成南北兩塊」,最後多少都是「各地動員形成反擊力量」,才能夠擊退敵人。你的常備部隊擺在那裡沒有發揮作用,要靠動員擊退,意味著戰爭決定權不在我而在敵,不管你擺不擺軍隊,我是解放軍我一定挑北中南一起侵略。要有效打擊力量,就要掌握機動的原則,等你統帥部參謀本部軍團部旅部命令下來,敵人早就把你分割了,還動員個鬼。# A2 v7 a3 L7 R2 y) ~0 d
- s' ~, b: Z; d' l
不行的,現在的防務,要是有四十萬大軍,可以畫地為限,每軍每師管他自己的。現在裁了一半以上,而且已經不是裁冗員,而是裁光了好皮好肉,開始砍骨頭了。你就沒那種奢華的享受可以這樣搞。 u0 P8 K4 ~8 }3 V2 q& N/ F
6 Y' g @% M1 E7 d+ B7 \4 F3 n不行,台灣的軍隊一定要改成機動的小編制,趕快忘記那種大單位的百萬雄師觀念。國軍應該要有四大機動作為,全部都是以人為主,小單位,每個單位都是可以自行操作的靈活單位,駐地飄忽不定,裝備丟上悍馬車或是什麼1/4噸卡車,馬上可以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像是很多的「天龍特攻隊」。$ q6 T; R( f9 ~1 Q
* A& ], J7 o5 M6 X" V* s: {! W甲:編制的機動化。草履蟲一般的編制,就是只剩下一個細胞還是可以活得下去。現代國民的教育水準都高,士官兵至少國中畢業,幹部高中畢業甚至專科的都很多。國軍應該放心的把部隊交給一個專責的幹部,比方說士官長(至少要服役六年)或是尉級軍官(服役超過三年),才能升到此職務,每個士官長可以帶領一個排(約35-40)的兵力,只要出了基本訓練中心(約一∼二個月)以後就撥至一個常備排,由此士官長負責教育,訓練,任務提示等。這就是一個小單位,以士官長的名字做番號都可以,大丈夫志在天下四海,有志從軍人可以循管道升到士官長,接著慢慢歷練,直到獨當一面,比方說我以前連上的士官長簡X強,他要是歷練到一個地步,他的那個排就叫做簡X強部隊。同樣的,海空軍雖沒有這樣的編制問題,但是還是可以有小編制,讓有志長年軍旅的士官,能夠爬到一個青史留名的地位。你這樣對待國士,國士就用他的國士規格報效你(豫讓眾人國士之說)。你把士官視作草芥,你就得到草芥的結果。編制機動化,配合士官和初級軍官地位的重定位,這是必要的過程。什麼排長連長營長,基本上都是舊時代的想法。新時代的作戰講究小單位協同作戰,不必這麼多軍官在那裡層層管。組織越扁平化,越有彈性。! D( }! w* d4 K9 R
% G; `" m6 U1 ]. @7 y9 I& Y% m
乙:軍官角色的機動化。軍官是幹嘛的?我認為台灣的軍隊把基層軍官當成士官來用。根據上面同樣的道裡,你把他當成士官,他就只能表現士官的特點,忘記自己是軍官了。小弟在當排長的時候,就有一種感覺,除了吃飯在軍官桌,拉屎在軍官馬桶,睡覺在軍官寢室,其他我和班長或是副排長有何不同??也就因為如此,我很少擺軍官架子。我常常去打菜台自己打餐盤,大便都去士官兵廁所蹲著上,睡覺也絕不會比要站夜哨的弟兄睡得多。我是台大管理學院(混)畢業的,要是讓我去做人事官或是作戰官,我會搞得很好吧?就算當後勤官我也絕對拿得下來;但是我是排長。在以前軍隊人數眾多,可以用的軍官多,這樣的安排其實很好,既能培養基層軍官,也可厚植後備戰力,建立部隊管理骨幹。但是!!要是發生在現在,就是典型的把軍官的才能浪費在吃喝拉撒上面的例子。軍官的角色必須要重新定位並且機動化。軍官應該要變成專業的戰術和支援專家。軍官要變成教官,變成技術領導,變成專業的管理團隊,而不是天天帶頭做,「跟我來」。國家已經在裁撤軍隊,軍官就是那些骨幹,我們前面說了,若要不怕砍骨頭,就要沒骨頭,軍官就要盡量退到部隊以外,從外部作技術和戰術上的支援。這觀念我現在不多寫,慢慢可以再談。3 I$ Y: U p Z4 ?. T* w' o: I6 n
1 e) J' F! V5 r* W9 ?1 K" A. R6 `$ a丙:戰場的機動化。我們都說假想敵會在這裡那裡登陸。實際上,登陸作戰是很白痴的作戰,先在台海曝露在砲火和轟炸下,然後灘頭在哪裡還不見得知道路。台灣西海岸常常是登陸艦擱淺後還要涉水一公里才上岸,這樣當然是很危險。所以那種兵推根本就可以丟進垃圾桶裡面了。基本上台灣的兵推和戰略思想必須要認清一件事:要事碰到武力犯台,一定會: O# g0 O, U; n$ M& r# O! q
0 m# I5 R) X. T& u/ ~
(1)斬首戰,破壞領導中樞6 d' w# m/ A* C/ r7 r. g; a) J
(2)策反戰,內應同時舉事
" }3 H8 j* h1 W* M(3)閃電戰,空降先於登陸7 k. i3 X$ Q7 ` { Z0 [
所以這些兵推必須了解,台灣抵抗入侵的戰場可以是任何地方。小規模的戰鬥比大規模的會戰要可能。你的編制越大,越不容易在戰場上操控自如。小單位的編制,以人為重心,而不是死守駐地,才能夠有發揮的空間,而且也不容易一次被所謂的內賊給掌握。8 U' ~. w6 }% z+ D
) y) B, y& f% J丁:補給的機動化。國軍要搞清楚,台灣的防衛應該分流,海空軍,裝甲兵,砲兵,飛彈等部隊,是裝備重於人力,技術重於人數,所以料件維修等補給還是可以照著某些老規矩來,一本帳,一個料號一件東西。但是關於三種東西,我認為國防部應該好好想想,不要太過於僵化,尤其是防衛的主要兵力,步兵:9 h# P4 `( Z! C ~ V M, y
' C# q; Q0 ~5 K/ h# l8 ?3 I% Z
(a)伙食費。沒錯,軍隊不該是buffet,沒有任你吃到飽的道裡;但是部隊的伙食費應該好好的檢討一下,每個人多少多少錢的這種方法,是養兵之道嗎?我若要主持國防,先提出營養計畫,不管怎樣先把伙食費加個兩三倍,不但重量,而且要重質,這種錢一毛都不可以省。軍隊不該變成政府嘉惠X農的垃圾場,芒果賤就吃芒果,香蕉賤就吃香蕉。現代的國軍應該有最好的營養,美國牛排,高級麵粉,天天暢吃,保證肌肉長得大又壯。
6 U. e% _& ~. k9 e. T, Q; }6 `+ ^0 t! Z: R4 _. F3 J6 K" Y3 |
(b)彈藥費用。真的以為只要把彈藥鎖起來,要打仗再拿出來,大家就會一槍撂倒一個敵人嗎?彈藥費一點都不能省!每單位就是要有指定靶場(小單位更可以自由使用很多靶場設施),鼓勵各單位,拼命打,打得越準越好,什麼槍都可以打,彈藥不夠隨時去彈藥庫具領。彈殼掉了?沒關係。軍隊不要那樣小家子氣的去點一兩顆彈殼,說真的只要靶場安全規則做好,偷彈藥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啦!不要把士官兵都當成賊。另外化學藥劑和消毒劑,也是一樣。以前化學器材庫房每件東西都看起來像是越戰剩下來的,很多都造假,能不能用都是問題。軍隊人少,就要小編制,小編制就是要隨時機動靈活,不要用公文和層層核批把它搞死。, k# U7 R/ }4 U( G
9 F" Y; G4 A6 g% o& W; I0 `( O: N" g0 m% E. r
(c)必需品和服裝。一個人按照他的任務,要穿多少皮鞋?要穿多少球鞋?就要按照時間撥補。一個人按照他的任務,要穿多少軍服,要佩多少徽飾,就要按時撥補。一個人按照他的任務,要維持基本的生存(不是活著就好,而是吃飽,喝足,保持健康,身心愉快)用多少必需品,就要確定他有。這些是最基本的管「人」的道裡。以國軍的經驗,你可以蓋四人寢室給他們睡,你可以建立文康室買X-Box給他們玩,你可以幫他們補英文考研究所,但是當他們需要一件新的軍便服,娃,找翻天找不到。當他們要出去跑步,娃,還要自己買鞋。當兵還要自費,這實在不是一個公道的做法。
5 |& m0 B# b* z1 z% ~$ V7 ^7 k5 Q4 T, n
(忍不住要講一句,如果全民要幫胡鬧學生損毀公物和妨礙交通買單的話,不如每個軍人發一雙新的戰鬥靴)
% L9 T4 S* l* l0 c/ _$ e$ p8 L- `1 j- F0 m+ x9 B
這些林林總總,講起來很沒有頭緒,但是就一句話,要把單位建制縮小。不要再夢想排長而連長而營長而旅長的升官圖了。階級不該是軍人唯一的夢;統領百萬雄兵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國軍需要更務實,更有彈性的編制。2 K8 N" O3 p" h( U) W
* G$ ~9 |3 V9 {! ^ a
" t# J& p* g3 V U$ L
0 d: ]/ U7 P; h% a, A" g% {[ 本帖最後由 SmokeyLT 於 2014-4-7 22:13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