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原創] 當兵沒有你我他

[複製連結]
SmokeyLT 發表於 2012-7-28 10:18: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16470|回覆: 6
記得在成功嶺的時候,就寢時,班長下令熄燈,所有人床上躺平,呼口號「當兵沒有你我他,連上長官晚安,各位弟兄晚安!」班長說晚安,然後就是一片死寂...5 B' ^) v' {7 Y4 r
* u: D5 R- s2 W+ E5 f0 y1 c7 ^
當兵沒有你我他。這是哪裡來的?我覺得探討起來很有趣。像是後憲論壇,我們常常稱呼對方為學長,自稱為小弟或是學弟,整篇沒有你我他的文字也不算罕見。這也許是軍中的影響,也許是本身我們文化裡面,語言禮節的一部分(啟稟聖上,微臣某某某斗膽請聖上不要調漲油價... 這樣類型的句子應該不陌生。)
; A- U( |$ f  i- g( g5 s" E$ R0 Y' N' ~- r9 H4 ~' S& a( l0 u
最近美國也有許多教育界和文化界的人士談到,這種現象逐漸進入青少年乃至於年輕的成年人的語言當中。最簡單的現象,就是對人說話稱呼自己不說「我」,而用名字或是稱謂來代替。
% r5 K9 t  f. ?1 c7 k  l  D, X( ?! r
, y" B& ?8 u' H) ~+ {0 x$ g比方說,某人叫做小明,他想要吃飯,不說「我餓了」而說「小明餓了」;和大家討支持,不說「請投我一票」而說「請投小明一票」;感謝人家時,不說「謝謝你幫助我」而說「謝謝你幫助小明」。) s# F( z# |- n% ^5 h

( Z$ }* \. c, Q# N9 f另一種和以上的風格完全相反的,是一些壯漢,比方說「菸排」,我不說「我很厲害」而說「菸排很厲害!」「菸排不是你可以輕易擊倒的!」那種「隔空喊話」的型態。3 X: A; g: r- P) W

0 f1 i4 z/ I( t用第三人稱來稱呼自己,在英文叫做"ILLEISM," 來自於拉丁文的ILLE (他,那個人)。這種說話的方式有許多不同的心理學層面。1 s( o8 }5 W; ]- w2 Z' }: Y# _7 d
1 l" D5 K( j9 E' Y
1.自我不肯定。
! T! B: L5 V, g# I" A# h9 G幼兒時期,人或多或少會稱呼自己的名字,因為人還沒有培養足夠的社會能力,也不確定自己的社會地位,「我」這個字眼的絕對地位還沒有確立,所以必須使用和他人有關聯的稱呼來自稱。對於小孩子來說,「小明」的意義遠大於「我」,因為大家都叫做「我」,「小明」則是專屬的。幼兒要發展到大約三四歲以上,才會對於自己的社會地位有所認知,使用我的情形也會增加,到了六歲左右幾乎就不會自稱是「小明」了。; J  ~$ T+ g, i( O" \4 H1 ~

, _' t# p/ o) i0 [6 X2.裝可愛。+ C1 q  c. H8 M8 }) E+ u
現代的青少年或是二十出頭年輕人,越來越多用第三人稱來稱呼自己,有人說是受到臉書或是噗浪等社交網站的影響,但是畢竟社交網站是用打字,和口語有出入。維基百科上面有一個註解,說日本人的小孩常常自稱自己的名字,也許是因為日本成人也有使用敬語的習慣而影響小孩(這方面要請日文專長的學長說明,小弟粗通皮毛,無可說明)。但是條目上有說,小孩逐漸長大,也會變成使用「我」;唯獨日本有許多少年男女的偶像明星,特別愛用名字來稱呼自己,其用意多半是製造一種像是小孩般的可愛,藉以搏取知名度和支持度。也就是說,裝可愛!
( o( D) h2 Z7 X" B) ~% t0 v# x& o3 Q. H! H7 M0 ^* J
(裝可愛伴之而來的是「嬰兒話」~ Baby Talk,常見的中文嬰兒話像是疊字詞。像我今年四十歲了,去拜訪我阿姨,她還會問我說,「晚上要吃飯飯還是要吃麵麵?」 ...彷彿我才四歲?怕怕,愛愛,呼呼,睡睡,哭哭,餅餅,累累,飯飯,菜菜,湯湯...這些語言行為應該在七到十歲左右就慢慢消失,但是延續到十幾歲二十幾歲,也算是裝可愛!)
2 p$ r( z6 j; o( j: k5 g' K, A: K- ^7 s5 {2 {8 K. v
3.自我膨脹。! @* _7 O( U  E  k
現代人對於此種的用法,來自於驕傲自大,也許是故意的,也許不是;特徵就是附帶而來的是自我吹捧,威脅他人,宣告自己之優越等。對他們來說,自我的名字,階級,地位,乃至於外號,都比他本人要更偉大重要,「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隨處可見的;但是「救世主」「怪力男」等則是不朽的,偉大的,獨一無二的,受人景仰的。
* j$ M1 N0 c. d1 z$ p  i6 U* y2 P1 R( f) }
4.主人與奴隸。9 Q* P: X1 J" E* T8 |
常見的主人奴隸關係,不管是潛在的,還是SM遊戲當中明顯的主奴,奴隸都必須要自稱姓名,不能稱「我」。「偉大的主人,你的奴隸請求你處罰他」或是「奴才(婢女)不是故意的,請主人原諒」。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但也是顯示不用第一人稱「我」而用「奴才」,是一種權力上的屈服,自我的喪失。! N: ^8 Q& ]- _+ }; R

8 {1 a6 u+ ?+ l; N( F) {回到本文主題的「軍中文化∼沒有你我他」,我們必須要了解,這種文化應該是來自於中國傳統文化(其實各國文化也都一樣,只是程度問題),裡面的禮節。直呼他人名字是一種失禮;對於長輩或是長官,稱呼「你」為不尊敬;稱呼「您」會更好;對於自己,稱呼「我」就太過僭越,要稱晚輩,學弟,屬下...這些,其實本來是很形式化的語言禮貌,但是軍隊吸收後變成一種獨特的說話方式,目的在於確切的分割「人際關係」與「群體關係」,讓軍隊的溝通以及命令更加精確化,不受個人之間的關係影響。
8 b+ x8 X8 @# v! c
1 _$ n$ P- b/ x3 {1 @% w禮節歸禮節,但是任何制度化的稱謂都有它的負面影響。對於稱謂上面的背後涵義,是一個領導者必須常常注意的,因為同樣的講法,會有很多不同的心理狀態。有些人稱呼我們長官或學長,心裡到底是害怕?是尊敬?是屈服?還是譏諷?這是很重要的。就像我們自稱自己屬下晚輩或小弟的心態,也許每個人也都不一樣。; m5 W; w, W1 C% e" [7 U

% v) U% u6 [, f2 _尤其要注意的,就是人的「推卸責任」心態永遠都存在。「我」的意義在於那就是我自己,我個人,我說了算數,我會盡到責任義務。若我開口閉口就說「菸排認為,這件事情應該是...」「菸排覺得,那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那麼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自我膨脹,認為「菸排」是偉大的稱呼,比天還大;另一種就是「推卸責任」,在心理上我用了「菸排」來取代我,也就會讓我自己對於說出的話和應該負的責任「脫鉤」,進而說出許多不負責任的話。他人會覺得你還是你,你講的話要負責;但是對講的人來說,他會覺得說話的是「菸排」,是「阿扁」,是「楚瑜」,是「英九」,而不是「我」,所以你們去找「他」負責!! n7 O5 `) v/ v; b

6 b; X. [* Y( B$ [. i一句「沒有你我他」讓我有機會挖掘這件事情的種種角度,感到非常的愉快。也邀請所有學長,有興趣的可以加入討論!

評分

參與人數 4貢獻 +3 人氣指數 +4 收起 理由
bryanwang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kuen1219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steven94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chrishuang + 3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asun 發表於 2012-7-28 13:46:00 | 顯示全部樓層
訪客,本文章隱藏的內容需要積分高於 2 才可以瀏覽,你目前積分為 0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kuen1219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樓主| SmokeyLT 發表於 2012-7-28 13:57: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副哨 asun 的帖子

報告學長,還是要引用我最喜歡的戰爭片之一的內容,金甲部隊,裡面的教育班長問話,菜兵的回答一律都是用第三人稱,班長問,「你不相信聖母瑪莉亞?!」
+ p# ?+ [& Q+ ^% ^$ E  |菜兵回答:「報告班長,是的,二兵某某某他不相信聖母瑪莉亞!」
2 u( V* v/ @* t0 B5 T/ D" @7 ^. t& z7 w2 V8 T- O" D
長官的話,我知道主任級的會自稱主任。光稱職稱如果怪怪的,多半會在後面加上「我」字,比方說副隊長我也是一步步爬上來的;指揮官我也要聽上級的命令...等等。
7 i# |) w4 u5 C& D
( B9 h  y% R( p$ Z" Z% X總長講話恐怕沒那麼多顧忌吧,大概就是「我」了。但是部長會用「本部」,大概參謀總長可以用「本座」「本部」來代表自己。多半是正式的上對下報告可以使用。要是下對上,那就可能會用自己的名字或是字號。郝杯杯也許會自稱「伯春」,以字代替職稱吧。% U# \; y/ n( O0 J8 f, a6 R

' M' j" Z! o6 f; m國父的講稿中也有用「兄弟我」的例子。
A副排 發表於 2012-7-28 14:18:06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這在我帶團時 我也沒有用你我他 一律尊稱 : 您 大哥 大姐 各位貴賓 但有些一聽到大姐會很不爽的抗議 : 我年齡又沒比你大 這時我就趕緊解釋  畢竟來者是客 以客為尊 所以要用敬語尊稱 我是團員服務的 大家是客人位階當然比我大 雖然不一定年齡比我大 但要稱呼大哥大姐 不然叫小弟小妹嗎 ?( b3 J7 }# x7 `& a
/ l# K# j( v( @$ g2 ]
[ 本帖最後由 A副排 於 2012-7-28 14:19 編輯 ]
sharka 發表於 2012-7-28 20:16:20 | 顯示全部樓層
就現在的官場而言,以小弟接觸的經驗,也大都不稱你我他。. b* j& k# ~; ~. y1 a4 [% h
例如專委一職,有部分人稱專座。副職務者都稱副座,不管他是副科長、副組長還是副局長....' J/ u1 U# [2 A; {
以小弟採訪經驗來講,雖然對象是公務員,基於基本禮貌,還是會稱長官或是對方職稱等。) J( ?. Y' u. W/ E& ^
當然,在新兵時候大家不論是入伍前透過軍教片或是身於軍營中,最小的士兵向長官報告時不稱你我他,只因為要去除個人主義與個人精神,而以團體主義、團體精神為主,畢竟戰爭是打群體的而非個人英雄。7 T, j6 a3 \' Y( `6 F" u
不過以小弟單位來講,還是區分部隊前和部隊後,部隊前稱職稱、階級,部隊下稱對方去除姓的名字,但也要看與對方的熟捻程度而言。1 j+ `: j/ ^" P. y0 s
我叫士兵或是同梯、比我晚到部的士兵時,都是只叫去姓的名字。不熟的就叫「學弟」
硬漢哈利 發表於 2012-7-29 11:40:54 | 顯示全部樓層
在日本直呼他人姓或是名字是很失禮的,通常都會在姓,名之後加稱謂最常用的就是 桑 (san),在台灣也是很常用的.即使是小孩也會加  君(kun,男孩),Chan(男女通用,對比較溫和可愛的人也當做昵稱用)。比如有個小朋友叫松島菜菜子可能就會被叫做菜菜Chan(NaNa Chan),菜菜子(NaNaKo)+ Chan 叫起來太長了,就叫NaNa 加Chan成為 NaNa Chan 或是更短的 Na Chan。小朋友通常會以被稱呼的名字當成第一人稱,這在記者訪問幼稚園的小朋友時最容易看到。但隨著年齡增長,也會轉為一般的第一人稱。至於偶像明星裝可愛的,其實可能也不是他們自己願意的,像田原俊彥大家叫他Toshi Chan,年輕當紅時時粉絲都這麼叫,自稱Toshi Chan當然比較能贏得好感,現在超過50歲了,Toshi Chan也定型了,也不覺得有什麽奇怪的。
  m4 M# J; b) b8 X$ J7 G. k4 c
; t# O1 T6 n! ]即使是外國人稱謂也不能少的。James Bond,老外之間大概就叫James,日本人叫的話就是 James san 或是Bond san。
慕愚 發表於 2012-7-29 15:14:40 | 顯示全部樓層

當兵沒有你我他

個人在部落裡「軍中稱謂」貼文在此不做重複贅述。
4 z* J% w  W9 a3 @3 [/ {! \; ?郝杯杯擔任總長八年我在其麾下任職,怹在月會上訓話或召見部屬一律以「我」自稱,接見外賓、招集次長以上官員開會及宴會場合則以「柏村」自稱;因為用本名「柏村」是謙稱,「伯春」是怹的號多用於個人書信用紙。 5 u! f9 y# Q8 e  \! C
外國人只用一個單字「I」表示「我」,中國人卻因身分、場合各有不同,如朕、寡人、哀家、奴家、在下、下官、恁爸、晚生、學生、本座、本席,表達「我」的方式繁雜不及備載,這應該是文化的差異使然。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19 22:35 , Processed in 0.02892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