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多難的一條路!
* a* v" y& Z$ x5 s6 W" x9 D( c9 q
* b1 z: ^: t t- Y我們大家都知道對錯和是非。有時是非不見得是很分明,但是捫心自問,我們總是知道底限在哪裡。「我相信我站在正義的一方,所以我要堅持到底」和「我明知道這件事情是錯的,但為了面子,我還是要硬坳下去」這兩種狀態的分別,應該不是很困難才對。& d( @0 {) L; ]8 l: g
7 w. D& ?: \* A) H# i" s
但是,儘管我們都知道孰是孰非,領導者卻往往只能任由情勢引導,最後終於走向錯誤的一方。領導者常常出現兩種狀態和藉口:0 v2 K! R% j- X0 q
/ w ^7 [6 V5 E; K- W5 V3 q1.過度堅持自己是道德的一方
. u* }" u/ N) D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卻依然強調道德站在自己這邊。或者,明明知道更高的領導者是不道德的,卻仍然帶領自己的團隊「挺」到底。我們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說服跟隨者,但是是否有任何一個理由,可以真的在時光的洪流中站得住腳?是不是強詞奪理到頭來會不攻自破,還是所謂的「領導者」就像穿著「隱形新衣」的國王,被剝光了所有的道德外衣,只剩下一件嘴硬的內褲?
, T3 R6 B/ D) i
9 ?; A: m1 N# u, m* `" f, m6 W) u4 c& E2.回頭討論道德是否有固定的標準3 I4 ^5 D$ i1 I( N8 C
當被揭穿自己實在不是站在道德一方時,許多領導者的做法就是爭辯「到底道德的標準在哪裡」。但是事實上,當事情發生之前,爭辯道德的標準和定下一定的規則,是可以接受的;事情發生後,再出來「檢討」道德的絕對性,就有點過分。我的學生在期初的時候都會拿到課綱,我都會要他們讀過後簽一份同意書繳回。如果有異議,就要馬上提出;否則到了被扣分甚至被當掉,再來吵規則就有點晚了。
/ {5 B1 m2 R9 z6 x& e# F4 l0 h8 J, E" N R! s, \
這些問題都在一個癥結:領導者不能認為自己比「道德規範」要更高一等。誰都高不過高山,最多只能爬上高山,卻不能取代它。更重要的是,你不能站在坑洞裡面,然後把別人也站在坑洞裡,當作是自己墮落的藉口。: ^2 o7 R* t2 v8 A' t) ~
3 k/ u( }6 Y1 a& u6 ?1 M* y
領導者必須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而且要能夠拒絕魔鬼的誘惑:也就是「別人道德有虧,不能當作我不道德的藉口」。
; u' q( @! ?& r9 g0 u7 x, W& X/ K3 q8 F' h. |; X4 U
但是,這是很難的一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