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求助專業] 請教統計學高手

[複製連結]
小sam 發表於 2010-4-14 09:0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11169|回覆: 14
請教統計學高手
請位板上是否有會統計學的學長..
說來慚愧...
以前沒有認真學習統計學..

我的教授丟了兩個表給我..
要我做出一篇報告..

要我提出..
1.table 1 和 table2 有什麼問題?(就是要找出錯誤的地方)
2.table 1 和 table2 運用暸哪一種統計方法
3.table2 上有一個小a代表是什麼意義


我的統計學..學的很爛...

不知道是否有學長可以指點我一下...

非常的感恩....




SmokeyLT 發表於 2010-4-14 13:24:35 | 顯示全部樓層
山姆兄,首先聲明我的統計學也很爛,大學時候是以六十分過關的啦...只是交換一下意見.

我看到這兩個表,第一個感覺就是樣本數字太小.這樣會使得在使用許多推論統計方法時,造成過大的偏誤.

不知道這個研究報告是在做什麼∼很顯然的是心臟病人與健康人的比較吧.通常比較兩個樣本的差別時,只要樣本數大於25或30,就會採用一般的標準差法,也就是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但是在樣本較小時,因為隨機分佈的曲線會大幅的改變,所以一般推論統計都可能會採用其他的方式.

那個小a的意思就是,表二本來是表示兩個不同的病人群組與正常人的比較.該列的數據同時顯示,兩組不同的病人群組的平均數也有顯著差異,兩組平均數相同的機率小於0.001.

希望還有更厲害的學長予以指正,我也很想知道正確答案呢!

[ 本帖最後由 SmokeyLT 於 2010-4-13 21:38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3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小sam + 3 + 1 非常感恩阿....

檢視全部評分

SmokeyLT 發表於 2010-4-14 13:40:1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副哨 SmokeyLT 的帖子

喔∼忘記寫,這種比較兩樣本平均數的方式,通常是使用 t-test.

照數字來看,應該是兩邊尾數都算的 2-tailed t-test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aldrich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樓主| 小sam 發表於 2010-4-14 15:29:28 | 顯示全部樓層
報告煙排...
這個研究是正常人與肥大性心肌病(阻塞型.非阻塞型)各項心臟超音波檢測值的比較

我的教授給我這兩個表..
是要我去發現他運用統計學的統計法..
哪裡出現問題..
要我發現問題..
提出我的看法....

他研究的題材不是重點...
但因為我的論文題目是做Mitral Regurgitation
所以就給我這一篇.
universer 發表於 2010-4-14 23:20:37 | 顯示全部樓層
報告前輩~
晚生不是統計學高手,去年學過數理統計這門課也因為一年沒用到而忘了很多 ……晚生認真看了一下數據,一點想法僅供前輩參考~

第一個表格好像是將實驗數據與正態分佈(Normal control n=25)作比較,而最後的P值是將實驗數據和正態分佈的理論數據偏差進行比較,當P值大於某個臨界值(具體的晚生沒有印象了……也許這個臨界值要depends……)的時候就認為,試驗樣本不符合正態分佈~
第二個表格則將25個樣本進行了進一步的劃分,分為阻塞和不阻塞兩組分別于正態分佈進行對照,而分別得出兩組P值以判斷是否符合正態分佈~
“a”的含義是指,將阻塞型(obstructive)和非阻塞型(non-obsructive)的P值進行比較,偏差<0.001的項目用“a”來標記~

從這兩個表格來看,貌似是用的正態擬合,即事先假定總體符合正態分佈,再取樣本進行試驗,並且假定所取樣本與總體分佈一致,通過分析樣本結果來證明(或者證偽)原假設~
可是晚生個人感覺……這個樣本容量好小 ……記得當時課上說過樣本容量要大於一定值才能進行正態分佈監測……可是太久不用,晚生忘記是多少了……慚愧 ……記得晚生當時做秒錶計時與標準鐘走時誤差的物理實驗,是每組100次重複試驗……也就是說樣本容量100~
另外樣本容量的最小值可以通過總體數量來計算得出~

以上,報告完畢,如果晚生有理解錯誤的地方還請前輩多包涵……

[ 本帖最後由 universer 於 2010-4-14 23:25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5貢獻 +10 人氣指數 +5 收起 理由
寧安 + 1 + 1 我很贊同!!
SmokeyLT + 1 + 1 感謝釋疑。
小sam + 3 + 1 非常感恩
jershiou + 3 + 1
sharka + 2

檢視全部評分

痴人 發表於 2010-4-15 09:43:00 | 顯示全部樓層
致辛苦的小Sam:
1.兩個Tables的統計方法,應該如菸排所言,是t-test
   至於是單尾或雙尾,需視研究假設而定(見Paper)
   如「高於/低於」是單尾;「有何不同」則是雙尾檢定。
2.樣本數皆超過30(N>30),故可以用常態分配來推論無礙。
3.第一個問題,是從這兩個Tables中,無法看出抽樣樣本,
   可以推論回母體的檢驗。(可能藏在Paper之中)
4.Table2區分成三個樣本群,用t-test是錯誤的,會喪失更多自由度
   所以,可以先用F-test,驗證組間有顯著差異時
   再用Scheff'e Method作事後多重比較。
5.a的意義,如菸排所言,即代表該組間(阻塞/非阻塞),
   存有顯著差異。(但統計考驗方法若錯,這種結論也無用)
參考囉~~

評分

參與人數 5貢獻 +8 人氣指數 +5 收起 理由
aldrich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寧安 + 1 + 1 我很贊同!!
SmokeyLT + 2 + 1 感謝釋疑!
小sam + 3 + 1 非常感謝學長精闢的解說...大感謝阿....
sharka + 2

檢視全部評分

SmokeyLT 發表於 2010-4-15 10:46:0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6哨 痴人 的帖子

感謝痴人兄,沒錯,比較三個樣本的方式可用F-Test. 不過我們通常也可能會用ANOVA。這要看研究本身對於兩個次樣本群的定義,是本身有關聯還是隨機取得的.

另外,改善樣本數量太少,也可考慮使用bootstrapping,(不會翻譯中文)即在樣本中隨機抽樣數百次,如此平均數雖不會改變,但是自由度會大量增加,也就是統計推論的可靠度會增加.不過對於N=25的例子,還是沒太大幫助就是了.

評分

參與人數 2貢獻 +4 人氣指數 +2 收起 理由
寧安 + 1 + 1 我很贊同!!
小sam + 3 + 1 太棒了....

檢視全部評分

 樓主| 小sam 發表於 2010-4-15 10:54:09 | 顯示全部樓層
非常感謝菸排.universer兄.痴人學長..非常詳細的解說...
我全部記在我的筆記中..要做成PPT
我下週的研究法..又多了一些內容可以報告
還有其他的功課要趕進度....

我們後憲真是臥虎藏龍阿.....
可以很學術..可以很搞笑...可以很休閒..可以很陽光..
universer 發表於 2010-4-15 13:13:22 | 顯示全部樓層
報告……
晚生今天又看了一下表格,和兩位前輩的解釋,感覺自己昨天的理解可能有些地方有偏差……
(果然晚生的數理統計都還給老師了,但願老師不要看到晚生在這裡才好

慚愧啊……

評分

參與人數 2人氣指數 +2 收起 理由
yu-chi + 1 加油!
小sam + 1 非常感謝

檢視全部評分

SmokeyLT 發表於 2010-5-15 23:19:15 | 顯示全部樓層
說真的,台灣統計學的「權威」據說是台大顏月珠教授。大學時代有許多同學特意去修她的課,也據說很叫座,堂堂爆滿。

出國前特別去買了一本顏月珠的統計學,想說,英文環境裡應該要準備一本馬上看得懂的統計書,結果...看她的書好似看天書。我看原文書就算看不懂,配合標題演算,也比看顏月珠的書要容易,因為國內的統計學教科書有兩大問題:

1.名詞太複雜。許多名詞是由英文翻譯過來,但是又翻不準,許多詞彙都翻譯的太相像,搞得人看了就頭大;
2.觀念講解模糊,直接跳進範例,講解很草率。

我大學時代,統計老師是陳文賢教授,該教授上課枯燥到全班七橫八豎躺的和菜市場的胡蘿蔔差不多,下午兩點上課,三點翹頭剩一半,四點又跑掉剩下的一半,等到五點,大概剩下十幾二十個人在一百人的大教室上課。那時候我好恨統計,考試也是六十分過關。我暗地發誓,以後再也不碰統計。

出國唸研究所,剛開始我靠考試免修統計。但是後來當研究助理,每天都要搞統計,看統計,呼吸統計,也是痛苦了一陣子。終於決定去修一門研究所的初等統計,霎時間...我的天呀!統計好好玩呢!老師講的很生動,投影片做的很仔細,理論和例證和excel軟體的應用兼顧,我就在想,大學時代的老師有一半好,我就愛死統計了。

現在唸博士班,我的主修是生產管理和策略,輔修是計量經濟學...就是統計啦。不過我到現在還是比較趨向「用嘴說」統計,因為有程式代跑,所以只要懂理論就好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4-11-23 09:05 , Processed in 0.03020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