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5200928 於 2005-10-20 15:28 發表 l; V" a, I$ a# p0 H1 t& S7 U& c% ]; B
...>_<∼∼向烈士敬禮∼∼∼∼4 ^6 ?; l. j8 e7 H5 B3 T/ T
沒有它們的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有民族可能還被很多國家看不起
- U; b$ y7 d4 [( K0 L! ^* e! f& j, E, s8 g& c" C/ z( |
: l6 x8 R, A+ h, b: e( y( y" l
誠如學長們所提︰
4 q- n$ S5 _( l; Q& g! |' l這場歷時四個多月的戰役,在戰略上,中國是非常成功的。" O3 S( q" t5 b% C$ \
非常漂亮的犧牲打 ─ 強迫取分。: d9 P( [: r+ ?. L7 @! T+ O
1、軍事上︰改變了日本原訂戰略 ─ 沿京漢鐵路一線,由北往南之攻擊軸線與由粵漢鐵路由南往北之攻擊軸線會合,一舉將中國分割為東西兩塊,再配合優勢海軍,包圍殲滅東半部中國軍隊,西半部則如囊中取物,「三月亡華」不是夢想。' J" y* A V8 \9 m' x1 b( B' K
由於淞滬會戰成功的牽制日軍大部兵力,逼迫日軍改變原來戰略,改為由東往西仰攻的不利態勢(中國地勢約略西高東低)。0 K0 }; d, m/ M% e6 e
2、.經濟上︰讓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物質有了相當充裕的時間往內遷移,對於之後的戰局演變,有了決定性的重大影響
* Q. ~7 k* x& [. h% J+ F `3、心理上︰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美夢,提高了軍民抗戰成功的信心。# \: }7 E/ e' F6 m
5 V+ D1 k- B! R$ C ^/ m! e當然中國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據載︰就曾有1個連,在這戰役中陣亡了5個連長,夠悲壯了!1 K3 l. \1 d# C H: q7 L/ z) p" X
$ i) y; x# l$ f, [ 如果沒有他們...我現在可能叫...田邊一社郎...或...樹下 ....
1 M1 D. c; U/ H- h4 ]
- a! g V& a" u[ 本帖最後由 LeoSheen 於 2006-2-10 21:33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