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 (按我一下) 老潘著之憲兵服制演變暨配件淺說+ m) l3 j4 A5 C, X1 I3 J# E2 }: `
O2 Q: j# R9 S8 N$ G; M. I n1 q
民國26年∼35年:依新修正的服制條例改變不大,除原胸章(符號)略有改變;再來成立憲令部,引進日本憲兵的影響,左臂膀多了一款 憲兵繞臂章。黃綠色常服一直穿著至民國31年。:右圖為當時南京江寧府-憲兵學校學生(兵)服制,頭戴改良式'托尼(Tonny)鋼盔,攜行中正式步槍。# c. v- W$ @! {. j" @ v: Z
$ z7 Y/ b' r6 O, f/ M* k此時憲兵頭盔式樣有兩種型,作戰時是左圖英製托尼(Tonny)鋼盔相似的鋼盔改型;一般勤務是類似西方國家熱帶殖民地軍隊所戴的防暑帽(羅士帽)(比較像越南軍隊帶的頭盔,如圖一)。任何一支部隊全是如此佩戴,包括德械師。除頭盔外,憲兵還佩帶一個小哨,與當時的警察使用的一樣,做聯絡之用。 4 e) X9 U0 E2 i/ k. _6 G j# @& W7 y% H5 e. E武器配備的是駁殼廿響全自動手槍(德製M712,俗稱"廿響大肚匣")和專用的皮槍套,與駁殼槍專用皮質彈匣包。正面可裝20發彈匣的彈包12個,背後有皮帶扣系在後腰,Y字型肩帶分三點支撐彈包組。
% t" [: L; Z' Q3 f z. h0 \0 h3 X- H0 d: O( f - {6 C1 ?* x9 o& X! p' j3 p$ }& e . e% Z. j- |8 F;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