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上應該都是先確定為「犯罪嫌疑人」才可逕行搜身。
' \1 j1 k7 m e* S
' m" A- Z3 |9 r# Q; s( D. L2 v# `+ M其實就是該先確認是否為能實施搜索的目標!也就是該有合理的懷疑才對?什麼是合理的懷疑?也就是足認或是有合理的實証且認知可能有能成立犯罪的東西或物品,在實務上警最常用的一招就是「請你自已動手拿出來!像行李箱或口袋!通常我們沒有違法的就會配合,但有違法的就不是這樣想的了!所以警察就會看你的表情或是反應來做下一步的動作,所以遇到條子千萬不要怕!如果你不想讓他搜還是你根本就不想「鳥」他!就請他拿出一個叫「臨檢紀錄表」的東西,請他在上面紀明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還有搜索了那些地方?有什麼懷疑?他如果真的拿的出來!通常都沒有帶的啦!如果搜沒有,一定要請他出據一張「臨檢記錄」給你!0 C3 O% X( x. g4 I
照我上面的來做,這個條子不是很經驗就是很有把握......如果他真的很有抱握,他早去請搜索票了!所以,千萬不要讓條子給吃了!& v9 m4 J5 a1 m9 K& W
以上我不是教大家如何為難警察,而是要懂得保障自已的權益!畢竟,這個社會好人還是多一點的!對不對?6 D/ J2 V9 @* [8 ]$ w
9 F7 [. |' `: N; V再補充臨檢作業實施規定:3 V! k+ K1 r6 m8 H B2 v
2 O9 _$ r* N. \$ l" _$ N3 p1 {, S; B5 A
一、 法令依據:" `; t# J6 L7 a8 S% R) B+ x3 r
, D, z6 W% y- Z9 C" |
(一)警察勤務條例第十一條第三款。
9 r; |- z2 v. l) q3 ^ (二)大法官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9 ~% W5 T# z! K9 _1 y- ?! `- x
(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 i/ X- n# g o% }
- u$ O f8 Q' i; L% o$ {二、 流 程:
: A3 t% ?' x8 ^4 z8 ]# M) r$ c
5 l0 s# Y8 o3 v* `5 \* H 作 業 (執 行) 程 序
6 `* P) J8 w2 w) G$ q 一、準備階段:臨檢勤務除勤務中發現符合臨檢要件對象外,應由警察機關(構)主官(管),參照臨檢勤務規1 Z" ?0 ?2 [& x- y9 e( G
劃表,親自規劃。
4 W6 L, y% L9 C (一) 裝備整備:警笛、防彈衣、頭盔、無線電、手槍(裝十二發、備十二發)、長槍(裝十五發備一個彈夾三( [2 F5 B; x. c& ]6 o, q+ F3 A P
十發)手提小電腦、照相機、錄音機、照明手電筒、指揮棒、反光背心、酒精檢測器、警示(牌)燈、交 B! |! X, a, l' i0 P
通告發單、臨檢紀錄表、臨檢紀錄單等。
' e* n9 @4 _4 F+ M. a; C (二) 對場所之臨檢要件:(含處所、交通工具、公共場所)7 q2 N8 s" k3 S' i, i2 H( A
1、 限於已發生危害之處所。( ?$ n. E0 {7 X* X. ^: _$ F. p& X
2、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處所。
c8 l. B9 Y# l5 g$ { `$ X (三)對人之臨檢要件:6 r* A; g# `- S, j/ ]; `
1、有相當理由足認其行為已構成危害。
2 o3 U c9 Q* E; ~: {$ C$ \ 2、有相當理由足認其行為即將發生危害。
# ^! O$ L3 X. c/ \" H (四)勤前教育:主官(管)親自主持。2 T' [4 T; |; [8 i+ t7 S
1、 人員、服儀、攜行裝具檢查。9 }1 o) Y2 q/ S0 G" W- a
2、任務提示、編組分工及指定帶班人員:區分為管制、警戒、盤(檢)查、蒐證、解送人犯等。5 R5 x) h" T& ^: n& E! }
3、 宣達勤務紀律與要求及應遵守事項。! y, d& V/ A% L2 V! b8 E3 e
二、執行階段:
4 o. E) }" f* e) M" j6 _! Q( \ (一)執行前:執行人員於出入登記簿簽註出勤。到達現場後,向勤務指揮中心通報
1 N' S" K: \" r! i1 C2 M 1、執行人員著制服者仍應表明身分;著便衣者應出示證件並表明身分。
! z+ T# d/ {5 @% `# K. v 2、執行人員向在場者告知臨檢事由。2 M" X1 B5 p; @1 Q0 ^, Z4 [# ^2 S- D
(二)執行中:6 j0 z5 d6 C" d3 p. G" L
1、 受臨檢人同意:
8 ^1 b, T* M/ Z) l (1)實施現場臨檢。
4 M9 K1 v3 V0 ?' X% _ (2)同行至警察局、分局(所)、分駐(派出)所受檢:
( _( `. | T4 m A、受臨檢人同意。. y7 E, z, r8 j+ D, y2 U3 ~
B、未攜帶身分證件或拒絕出示身分證件或出示之身分證件顯與事實不符,而無從確定受檢人身分。1 @' `6 M2 ^3 Q, o$ g7 @4 H7 |7 y, L
C、現場為之對受臨檢人將有不利影響或妨礙交通、安寧者。
& B& I0 A9 |2 S 2、受臨檢人不同意:臨檢終結前表明異議:3 f. ~; j& V4 Y+ C% H5 j, z5 U
(1)異議有理由:停止臨檢(撤離或人、車任其離去。 A! P" ]; g: e% V; D0 j; g3 Q/ j
(2)異議無理由:續行臨檢。
4 V- U* E- s' B3 C" j (3)受臨檢人不服,要求載明臨檢過程之書面:填具臨檢紀錄單一式三聯,第一聯由受臨檢人收執、第二
5 S* ~ d5 { a2 l! _" { M1 Y* ] 聯由執行單位留存、第三聯送上級機關。
9 T, @7 W' N: G 3、 處置作法:
) M9 e7 E6 r1 l" P (1)發現違法事實依法定程序處理:
/ n0 C& y {* q0 l" |5 O! y8 h0 g (2)身分查明後未發現違法,任其離去。) m7 S% v2 s7 Q3 P( Q
! W4 |, D' i$ a! z) O# L9 o; P三、執行結束之處置:
* q3 L1 `; a3 @. j; V. ~ (一)現場之處置:
1 G% Z0 }8 K G( n 1、製作臨檢紀錄表,請在場負責人、使用人等簽章,執行人員逐一簽名。
; ^. p8 y, I7 j1 @7 Y, Q 2、清點人員、服勤裝備。7 g! I4 a n0 h
3、向勤務指揮中心通報收勤。
3 F( Q' I3 Z, p+ ?* t; Y V (二)返所後之處置:9 ~6 j3 Z- n: b" Z) Z* [
1、執行人員於出入登記簿簽註退勤。; F* i- F1 |1 s1 X& d
2、有違法案件時,臨檢紀錄表併案陳報。
0 n% j& G# i+ E) w1 q 3、未查獲違法案件時,臨檢紀錄表,三 日內簽陳主官(管)核閱。0 J3 v( p3 P8 S+ O
4、帶班人員或指定人員負責,將臨檢執行情形。填註於工作記錄簿備查。6 [/ P# Q0 C: s+ U
5、提報檢討,並建議獎懲。! A+ g( W G# U! v6 T1 l
1 [# [: n0 @* I- D q
( V. L8 F* {: V* u3 y
3 H0 B8 v5 J7 L# b[ 本帖最後由 憲校正期生 於 2007-3-18 23:40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