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軍事政策] 裁後備司令部反方意見

[複製連結]
LeoSheen 發表於 2006-12-25 13:38: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8306|回覆: 1
問題源起,請點選立委帥化民喊話:裁後備司令部.
1 K- K7 Y7 z8 H% N' z------------------------------------
+ }! Q9 ]8 B$ l% t; n" P我的看法︰% O: t+ V  A0 _0 w+ Z, s9 X4 L
1.  帥立委所說︰『現行『常備、後備分立』的政策無助於整體戰力的發揮,現行『常備打擊,後備守土』﹙這種說法似有以遍蓋全﹚的常後分立政策,在戰時將出現問題…
0 C. u7 ]1 {; E1 D% M/ Z- |" {    這些問題或許是存在,但不是裁撤後備司令部就能解決。
, P5 }2 k, t# T7 Z% W& x癥結在於對後備兵力之不敢訓,不敢用。這是掌握權力者及相關主政單位首長腦袋要不要改變的問題。
/ N% V0 M4 y) j$ c* J  如果(00**)等大演習時,為了那漂亮的報到率而在報到前用盡方法以提高報到率,如果對教召之應召員,不敢精實訓練,無法讓納入三軍動員部隊的後備軍人真實的結合其專長而在戰技戰術上得到複訓機會,這些虛應故事,作表面文章的做法不徹底改進。3 p% m# h* H6 y& G; z9 E
就算裁了後備司令部與北、中、南、東等高司單位,把各縣市後備指揮部納入陸軍,問題還是在。
8 c4 R! }1 N: X1 [9 V0 I2.青溪系統的社會控制力量已幾近瓦解: r' x- Z- i. A% t* A3 _# m
以前青溪系統力量在政治上真的是「潑水會結凍」,但這已經是過去式了。5 v! a" d  d# L8 x% j) l8 u
青溪系統之所以能有強大之社會控制力量,不因為是「後備組織」,而是源自於「警備總部」的包山包海權力。: l3 p3 T# V% j0 ~1 o& v& f# b5 _
自從解嚴、裁撤警備總部以後,青溪系統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已大為削弱。
3 U. T; k: e6 P) D' R8 |而政黨輪替後到現在,絕大多鄉鎮市後備軍輔導中心已成了少數幹部聯誼會。
5 C* n, h  I2 Q4 N2 ?) h7 E1 p' _! M5 k, m' w0 o
3.結論是,組織不管如何調整,如果管組織的腦袋瓜子不隨之調整,都是無濟於事的。
9 M+ G4 n5 Q2 E6 `4 r* s. F" o5 s* @  I
[ 本帖最後由 Infantry 於 2007-1-5 06:56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5 收起 理由
寧安 + 5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張致華 發表於 2006-12-25 18: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本篇立委提議要裁徹後備司令部,其背後的原因(是人的因素極大),我個人認為無此必要8 z2 V! d, K' T, C7 c3 M
我只對後備司令部竟然能管理所有新訓中心(除海軍外),非常不能認同與接受,理論上是可行$ N* ^2 e9 {# j
但是,實際下來卻非如此,後備司令部新訓只是通識的軍事訓練,並不能完全符合戰訓合一的訓練
$ S' D( D# f0 @+ e& n3 p怎麼看,都覺得現在的新兵,少了那一份(革命軍人)的氣息,只看到夏令的戰鬥營的味道
9 ~' M/ b- W( \: Q& ?4 i/ g* E  |/ I7 q4 G( f
拿憲兵來說好了,入伍新兵先到陸軍中心受訓,結訓後再到憲兵學校受專長訓練
( b: m9 G4 V7 H) ~& k! u結果...交通指揮手勢>>那是啥???...奪刀/奪槍(有印象但完全不清楚),光是基本的憲兵戰技7 t' `' J# M2 z
早就因為訓練時數不足,已經都沒有教了..
; ~; D* S; s/ i, s. s更感嘆的事,以前的鎮暴操及棍盾攻防等戰技,可能早已消失了,若違常事件發生,能招架的住嗎
) L9 f/ M8 M6 R- O: T役期縮短之下,後備司令部有需要在掌管這些新訓業務嗎??還是完全專心落實後備動員的業務
, {3 t; L7 r, f2 r& d真正去落實後備動員業務,而不是每次都是這幾個去教召,  好像八字特別不同,怎麼又是我呢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20 00:15 , Processed in 0.04089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