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 發表於 2005-4-14 01:23:49

韓信背水一戰

劉邦出關與項羽爭天下,韓信受命東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進擊趙國。韓信率軍在離井陘口三十里處駐紮,又選輕騎二千人,手持紅旗,隱蔽山後觀察趙軍。吩咐他們如果趙軍出營,就乘虛入其營壘,拔掉趙軍旗,換上紅旗。佈置完之後,韓信便率萬人先行,背靠大河佈下軍陣。次日天一亮,韓信就命令進攻井陘口。趙軍出營迎戰,雙方激戰許久,韓信軍假裝敗退,棄旗丟鼓,退入營壘之中。趙將陳餘見到這個情景,遂以全軍進攻韓信軍。韓信軍背後是河,無路可退,全都拼死戰鬥,勇猛拼殺。就在這個時候,事先埋伏在山後的漢軍乘虛進入了趙軍營壘,拔掉趙旗,將二千面漢軍紅旗插上。趙軍見不能戰勝漢軍,便想退回營寨,卻見營寨已被漢軍佔領,全都驚慌不知所措。漢軍前後夾擊,趙軍大敗。事後,有人問韓信﹕「按照兵法,應該背山面水佈陣,您反其道而行之,卻取得了勝利,這是為甚麼?」韓信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法的一個原則。我所率的兵,大多沒經過嚴格的訓練,只有將他們放在死地,他們才能戰,拼死爭殺,如果把他們放在生地,他們都會逃走,怎能打勝仗呢?」 :gr:

Roach-H 發表於 2005-4-14 20:38:05

其實這段故事還有一點小問題..

兵法(記得好像是六韜)有云:背水絕陣,向坂廢軍。
該役若無其他相關配套措施,能否取得最後勝利,實屬未知..



:chr:好折凳!!!

Hua 發表於 2005-4-15 01:31:05

可能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跟他賭了:P

fzkbr 發表於 2005-4-15 11:09:17

就是不給他們有選擇的機會,甚至不給他們考慮的時間,斷絕他們逃走的路線。只有「背水一戰」。咦!?背水一戰是這樣來的嗎?還是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Roach-H 發表於 2005-4-15 15:59:38

Originally posted by Hua at 2005-4-15 01:31 AM:
可能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跟他賭了:P


其實當時以韓信的戰歷,在軍中威望已足,
並不太需要這樣激烈的手段來鼓動士氣。

因此小弟比較傾向認為,這是"誘敵"的手段,
也合乎孫子兵法上所說的"能而示之不能"。
為了引誘趙軍傾巢而出,而將部隊(本隊)作為誘餌,
雖然很明顯地看得出來是陷阱,但是趙軍認為以其數量優勢,
不把這陷阱看在眼裡。

結果就是全軍出擊,城中無兵可守,灌嬰的奇襲部隊才得以入城易漢幟。


"置之死地而後生",絕對是事後的說詞,用以誇耀主將的才能。

Roach-H 發表於 2005-4-15 16:08:31

Originally posted by fzkbr at 2005-4-15 11:09 AM:
就是不給他們有選擇的機會,甚至不給他們考慮的時間,斷絕他們逃走的路線。只有「背水一戰」。咦!?背水一戰是這樣來的嗎?還是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背水一戰」之典故確是出於此役無誤。
只是現實中最好不要"單獨"這樣做,除非有相關的配套措施因應。

mp338 發表於 2005-4-15 18:21:48

遇到同好

項羽本紀的成語也非常多:
先發(即)制人
破釜沉舟
壁上觀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分一杯羹
鬥智不鬥力
養虎遺患
四面楚歌
無顏見江東父老

Hua 發表於 2005-4-16 02:43:56

最近是不是有一部項羽的大陸劇要開播啦?
男主角好像是之前天龍八部演喬峰ㄉ:clp:

Roach-H 發表於 2005-4-16 13:07:34

10餘年前,小弟所讀高職活動中心有美術老師手寫行書一幅,

字曰:鷹揚牧野八方雲月

其時年少頑皮,因以對曰:虎落平陽四面楚歌
頁: [1]
檢視完整版本: 韓信背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