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實務的衝突 - 中心與部隊的差異
論壇中的學長,大多都是在憲訓中心入伍,或是在憲校入伍;有的則是在憲訓中心入伍,而後在憲校受士官訓,例如小弟這種義務役預士。發這篇文的本意,並不是要做甚麼比較,而是探討一個長久以來的現象。而這個現象,就好比矛與盾的問題,可能有解,也可能無解。
除了是在憲訓中心或憲校入伍,或是在憲校受訓的學兵、學生、學官等,除此之外,就是曾在憲訓中心或是憲校擔任新訓幹部或隊職幹部的學長。
希望不管您是受訓的學兵,或是操學兵的教育班長,都請多多發表您的高見。
-------------------------------------------------------------------------
小弟在尚未入伍之前,當時很迷生存遊戲,更迷戰爭片。當時的戰爭片或是影集,又以越戰片為主,甚麼金甲部隊、越戰獵鹿人、前進高棉、霹靂神兵等,當時在我們這個圈圈裏,沒看過這些經典影片的人,那就遜掉了。
影片中,往往會出現剛下部隊的菜兵,老兵都會交代一句:「把訓練中心所教的那套,全部給我忘光光,這裡不需要那些該死的東西!」
這時,菜兵往往都很狐疑,我才被中心的班長操的死去活來的,現在要我把中心所敎的忘掉,那我新訓是被操辛酸的嗎?
第一次波灣戰爭的聯軍統帥,史瓦茲柯夫將軍在他的自傳中也提到,當他在派駐越南期間,也曾經歷過這段自我矛盾的階段。
剛下部隊的史將軍,擔任美軍派駐在南越傘兵部隊某部的聯絡官,任務是作美越兩軍間的翻譯與聯繫工作。當他穿著美軍全套叢林裝備到南越傘兵部隊報到時,馬上就被南越傘兵嫌棄他的裝備,勸他最好換越式裝備。經過一陣時間的相處,也慢慢拋棄掉美軍教條,而被南越傘兵同化。
當第二次派駐越南時,史將軍接任某部的營長,由於當時採徵兵制,部隊中多是沒啥經驗的充員兵,抱著沒有辦法才來到越南的混日子心態。幹部素質也不高,使得部隊的戰力大打折扣,每天都有嚴重的傷亡事件發生。因此史將軍視察所屬各連,開始一一整頓,並且要求所屬官兵依照美軍的教條來作業,要求他們穿防破片背心、挖傘兵坑、派埋伏哨等。
隨著史將軍的嚴格執行之下,部隊的傷亡事件慢慢減少,士氣也逐漸提升。
小弟剛下部隊的時候,連上的老兵也曾和小弟說:「把中心和憲校那套忘記,把自己歸零,從新學起。我們怎麼做,就照著學、照著做。看你面子才叫你班長,不然你只是掛著肩章的二兵。」
雖然我在中心和憲校,成績不是挺優異的,不過也是從班長和分隊長的身上學了不少。班長和分隊長也都說過,現在敎你們的,都是照準則敎的,但下部隊之後,這些都是狗屎,部隊的標準絕對不是那麼低。部隊的作法,也不見得是這樣。等你們下部隊之後,再去問學長。
但問題來了,既然在中心和憲校所學的,下部隊之後,很多都會被推翻,那在中心和憲校受訓要幹麻?
這個問題,我到下部隊之後,當自己慢慢成為老鳥之後,也才慢慢想通。因為中心和憲校,只是新訓單位,是每一個軍人從民轉兵,或是從兵轉士的階段。只能就準則的規定,教授我們最基礎的東西。但下了部隊之後,礙於各單位的傳統,或是勤務方面的傳承,必須由中心所敎的基礎,再來發揚光大。
舉例來說,中心所敎的交通指揮手勢,誰下部隊之後,還敢用那種手勢指揮?除了會被民人和友軍笑死之外,更容易讓軍車或是民車駕駛看不懂或是看不清我們在比甚麼?又如同中心所教的衛哨勤務,下了部隊之後,所遭遇的狀況往往不若中心那樣單純,很多情況都需要隨機應變,或是發展出一套最洽當的應對方式。
制訂準則的長官,有沒實際在部隊中服勤,小弟不得而知。但憲兵是以服行各項勤務為主的部隊,勤務內容玲瑯滿目,不要說準則上面沒提過,搞不好連幹部都沒碰過。例如小弟是軍中憲兵,就不知道緝逃和道路段是甚麼玩意?
也因此,憲兵部隊的軍官與士官兵,是兩個落差很大的階層。畢竟勤務百百種,遭遇的狀況更是複雜。第一線的士官兵都不見得碰過所有的勤務,更何況是極少在第一線服勤的軍官。
許多流傳在士官兵之間的「綿綿角角」,也不見容於準則,例如調盔、水滴型膠圈、關刀、水袖、蝴蝶折、鐵皮、花式交管等。要是全照準則,那就是大同寶寶鋼盔,每個都變成阿呆憲兵,醜死了....,誰要那玩意阿??
某次連長認為我們的盔壓的太低了,還特別提出來要求我們改善,當時剛下部隊的排長,還很志得意滿的說:「盔就是要這樣戴,要露出眉毛來,後面不可以翹太高....。」當排長講的口沫橫飛,在下面的我們,已經是臉上三條線....:lol:
有次小弟敎菜兵製作飾緒,連長看到之後,還大驚小怪的問說我們在搞甚麼?那能搞甚麼?不就是泡熱水、敲平、縫暗扣、飾緒上半部三條縫成一條....,真要用中心那種方式,能看嗎?
或許是體認到,中心和部隊的落差太大。小弟入伍的時候,中心的班長大多從部隊輪調過來,都是下部隊至少半年以上的大專預士,再輪調回來中心當教育班長。許多班長都已經輪過好幾個駐地,對於憲兵勤務大致都摸清楚,也可以就實務面和我們多做分享,以補準則上理論性之不足。
但這也不能怪中心的幹部所教的東西,下部隊無法適用,因為準則所敎的東西,只是最基礎的。況且實務經驗不多的人,對於準則上面所說的東西,可能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也就吸哩呼盧的要求你照做。
相信很多學長下部隊之後,都有遇過很多是中心沒有教的。或是部隊所教的,完全推翻中心的講法。不知道各位學長可以說說自身的例子嗎? 小弟各人見解是在憲兵學校(中心)大多所學的是服從,服從事軍人的天職
至於其他所學的應該是最基本衛哨勤務
但並不能完全說把中心和憲校那套忘記,把自己歸零從新學起
必竟中心和部隊雖然兩種文化但也師出同門
在憲兵學校(中心)大多數教育班長都未曾下過部隊
所以資料來源有限.大多數都是來自208謠指部給的
部隊勤務內容玲瑯滿目舉例來說
學長.學弟制中心沒教.只跟您說下部隊有學長.學弟制要您小心不要太白目
車巡~要如何上車.下車.開門.關門都有一套學問
步巡~要如何走出第一步.要如何上樓梯.樓梯間要如何轉換隊行?
甲服這不用說了.在憲兵學校(中心)當然與部隊有點差距
以上是中心沒有教的
另外有一種不管在中心或部隊都一樣要有服從與禮貌這是無法區分
不好意思學弟文章因趕工不是很順.希望各位學長看懂 原帖由 MP269C570T 於 2008-6-5 00:09 發表 http://www.rocmp.org/images/common/back.gif
論壇中的學長,大多都是在憲訓中心入伍,或是在憲校入伍;有的則是在憲訓中心入伍,而後在憲校受士官訓,例如小弟這種義務役預士。
發這篇文的本意,並不是要做甚麼比較,而是探討一個長久以來的現象。而這個現象, ...
民間企業也是一樣啊,課本上的東西只能參考兼勉強當做基本防身用。
中心,或憲校,就像是學校一樣,只能教基本的。
下了部隊,像是出了社會一樣是真槍實彈,而且往往連倒帶重來的機會都沒有。
米國常打仗,也常把在前線有第一線作戰經驗的好手調回來當教官。
以教育來講,這是非常好的制度。 陸軍體系也是一樣。
在憲兵體系中,起碼還看的到中心與部隊之間的關連,因為較無外力的干預。
可是下到部隊之後絕對是傻眼以對。
除了基本教練一樣之外,幾乎所有的勤務與訓練都是重新來一遍。
以小弟的經驗來講,中心沒有教你拐四機槍怎麼打,怎麼拆裝,五零機槍怎麼用怎麼保養。但下部隊在新兵隊時,班長帶隊跳拐四槍操,沒有一個人會,班長就傻眼了:「中心沒教嗎?」後來才發現,因為班長是兩年一般兵,中心是兩個月,所以有摸過基本的,但實際上卻是到了士官隊才真正的學到。但我們卻是大專兵,中心只有一個月,能夠基本的讓大家熟悉部隊的作息以及一些基本的觀念,就已經很不錯了。
因此,中心的訓練,只是將你老百姓的氣質轉換成「接近」軍人的氣質,注意,是「接近」,而不是「已經」。接著就看各部隊學長班長以及長官們的「教誨」了。
部隊勤務與社會一樣,許多細節以及「棉角」只能靠體會、靠學習以及靠傳承來熟悉與適應。這一點感受就如斯文彬學長所說的一樣。也就是部隊是社會的縮影。如同在學校所學的放到社會中,還是要以歸零的心態面對一樣。
當然,我們並不能講中心就不需要了,只是中心的任務,以陸軍來講,就是單純的將你訓練成一位步槍兵,所謂的步槍兵就是會開槍,會裝子彈以及故障排除,再多一點就是讓你在火線下如何運動,如何簡單的觀察地形地勢。再多也沒有了。
再者,各部隊任務、屬性以及傳統都不一樣,甚至我們單位也出現同一種戰技,有許多種不一樣的作法,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靠長官是否靈活願意不干涉太多,就怕是遇到新來的長官,一切按照準則來執行,那才痛苦。
這也是中心無法教導的,只能靠菜兵去體會。 我的兩年服役過程都是在新訓單位(或學校)待的,
到底下部隊是個什麼樣的感覺.....我沒經歷過~也無從比較過,
只能講講自己主觀的感覺.....
78年的6週成功嶺集訓,
其過程雖不敢與同年的其他新訓中心的辛苦相比,
但至少也不是一般人眼中的大專寶寶(意謂是去玩夏令營的),
在那期間至少我有感受到軍旅生活的一點點真實,
最起碼在之後我畢業要入伍時不會有完全陌生的感覺。
82年在憲校受預官班訓,
室內課、戰技課與野外課是三大主軸,
教官雖然很認真的講的口沫橫飛或是教的汗流如下(當時是盛暑啊!),
但我承認.....許多同學還上的蠻混的....我也有過.....
教官也常講『這些都是基本的而已,下部隊後還是會有所不同....』
那....到底有何不同?
教官就不講了.....只說『等你們下部隊後就知道了啦......!』....(這不跟沒講一樣....:crw: )
抽籤抽到中心當排長,
在我感覺似乎是一種解脫,
因為在憲校時就耳聞『部隊的老兵是如何如何......』,
到了中心雖然事情一大堆~但卻讓我鬆了口氣......
在中心~接新兵的第一天看到一堆看起來就像是死老百姓的年輕人就覺得有點好笑,
我們幹部所能做的就是要讓他們馬上瞭解到『自即日起你們已經是憲兵了!』(當然還是和顏悅色....不過只限當天....),
進來差不多要幾週後才見不太到死老百姓的氣味,
但我們知道....這只是基本而已。
其實中心的幹部都知道無論戰技還是一些課程的教授都只是基本而已,
連甲服都只能教個皮毛而已,
因為各部隊任務及屬性的不同~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準則】,
但不至於跟中心教的完全扯不上邊,
換言之~中心所教的應該可以說是一個『概念』,
就算細項部份還有賴下部隊後的學長去指導一番,
菜鳥心中至少還有個『應該要怎麼做的印象』在吧!
這就如同打開一本書前面的導讀或目錄,
最起碼在看本文前可以先有些概略印象~知道這本書是在講什麼、細讀後才能領悟精髓,
下部隊新兵也是一樣~先有了中心教過的一些基本概念後,
對照部隊學長所講的來做個印證,
我想這絕對比教一個完全沒學過的人還要能更進入狀況吧!
中心、憲校有沒有用?
當然有用!~怎麼會沒用?
最主要的功能就如同我先前所講,
對我而言~我也不必去面對一般部隊那變化莫端的環境.....
(這樣講好像有點俗辣....:xd: ) 原帖由 sbwu 於 2008-6-5 08:44 發表 http://www.rocmp.org/images/common/back.gif
民間企業也是一樣啊,課本上的東西只能參考兼勉強當做基本防身用。
中心,或憲校,就像是學校一樣,只能教基本的。
下了部隊,像是出了社會一樣是真槍實彈,而且往往連倒帶重來的機會都沒有。
米國常打仗, ...
米國是連大學教授, 幾乎都必須在實務界工作過,
教育學系的自己第一線教過國高中,
商學院的教授待過公司, 當到一定階層,
化學系的在化學工廠上班過,
工業工程的必須要在工廠待過
這是非常好的制度
反觀台灣許多教授都是一畢業就開始教書了
以往台灣還有畢業前半年要實習, 現在只剩教師與醫護體系要實習了....
前陣子還遇到一個博士生,
這位天才老兄說:"因為我以後要待學術界, 接觸的是完全學術的東西,所以我不需要有實務經驗",
他顯然不知道研究的東西是給誰用的, 當然是給實務界應用阿, 不然要你研究那些幹嘛!
看來台灣還是有很多學生搞不清楚為什麼申請美國碩博班會被拒絕的原因,
扯遠了, 中心班長從部隊去找, 愚以為這就是相當好的制度,
教的東西也會比較務實,
就像現在找各位回去在你的領域相關學系任教, 你會想教的一定跟當年你學的方向不太一樣,
小弟在資管系當兼任, 學生素質不是挺好, 我不教程式語言資料庫
我反而是從基本的PC安裝教起, 再教一些網路的東西
因為那些對她們才真是有用.... 原帖由 MP269C570T 於 2008-6-5 12:09 AM 發表 http://www.rocmp.org/images/common/back.gif
小弟入伍的時候,中心的班長大多從部隊輪調過來,都是下部隊至少半年以上的大專預士,再輪調回來中心當教育班長。許多班長都已經輪過好幾個駐地,對於憲兵勤務大致都摸清楚,也可以就實務面和我們多做分享,以補準則上理論性之不足。
就我所知~我至中心報到至退伍時所碰到的班長都是在受訓完士官訓後就分發至中心的了,
有些剛報到的菜班看起來比中心快結訓的學兵們還更有菜味咧!
小弟有位同事是542梯的!
他就是在外面部隊待過後才被調至中心當教育班長至退伍,
聽他提起好像就是從他們這一些人才開始是由外面部隊調至中心當幹部的,
這點就要請當時曾經歷過的弟兄們來做說明了。
那代訓的怎麼辦?
**** Hidden Message *****[ 本帖最後由 asun 於 2008-6-5 19:58 編輯 ]
回覆 7哨 憲兵少尉 的帖子
小弟入伍的時候,連上的教育班長,除了三年半預士之外,剩餘的兩年預士都是從外面部隊調回中心的大專預士。我們第一班是由連士官督導長兼第一班班長,呂O興班長是義務役的大專預士,他是破大冬之後,才由陽明山分隊調回中心。也由於最資深,所以被連長硬塞一個督導長的職務,雖然有小房間,但他還是幹的要死。
因為他說好不容易在外面部隊凹到那麼老,又把他調回中心天天操課,要是還在陽明山分隊的話,天天睡到自然醒、外加車巡看妹、中山樓洗溫泉等等。
也因為班長都有外面武裝部隊的資歷,或多或少都會和我們講到部隊的生態和勤務的狀況,也給我們這些菜鳥做了許多心理建設。
這個時候,積極認命的菜鳥,就會多用點心從班長身上多挖點寶。而擺爛摸魚的,就只好等著下部隊之後,再留給部隊的學長定到爆:titter: 原帖由 憲兵少尉 於 2008-6-5 13:35 發表
小弟有位同事是542梯的!
他就是在外面部隊待過後才被調至中心當教育班長至退伍,
聽他提起好像就是從他們這一些人才開始是由外面部隊調至中心當幹部的,
這點就要請當時曾經歷過的弟兄們來做說明了。
報告排長:
小弟不才,服役時間正好就在此時。
地方部隊外調士官進憲訓中心當教育班長,始於民國87年時,
當時全是大專預士(註一)被調走,所以小弟有幸沒有中籤。
而當時這些大專預士均已破冬,本質學能正值巔峰並已成為部隊主幹,
突然接到通知要被外調,他們除了感到錯愕、不解與無奈之外,
部隊主官更是火冒三丈、爆跳如雷,因為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領導士官就這麼拱手讓人!
以上是小弟服役時的親身經歷,謹供大家參考。
註一:當時的大專預士其梯次與期別如下~
忠貞541梯(預士177期),忠貞542梯(預士178期),忠貞544梯(預士180期),忠貞545梯(預士181期),忠貞546梯(預士1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