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zzly_joewu 發表於 2006-9-14 22:12:34

金門憲兵隊-1987-1988(23)1988/1/13

這一天特別令人無法忘懷。
金門的冬天,一向比台北低個5度。而且,屬於大陸性氣候,又乾又冷的。一到冬天,還是更另人感傷。加上,過年將到,思鄉情緒更濃。
1988年/民國77年,1月13日,當天下午,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當時的副總統李登輝先生於當天宣誓就任總統。這消息是在當天晚上8點半以後才發布,正好是我們要晚點名之前。
回想起來,那一天的氣氛還真是詭異。共匪(請原諒我這樣用當時的稱呼!)的漁船是不會常常來圍住金門的。但是,那一天晚上,晚點名之前,思鄉的菜鳥從對空監視哨下來後說,漁船又把金門圍住了。我們也去看一下,整個島被一圈點點的漁火圍住,從右邊到左邊,整齊的圍住了。而且是,八點剛過,就已經這樣子了(好像是有點早)。是感到有點反常,不過,那個時代,常常會有漁船將金門團團圍住的。
晚點名時,連長不在,他去防衛部開會。排長在晚點名時宣布,蔣總統經國先生逝世。因此,防衛部提升戰備一級(原本金門就比本島高一級,就是兩軍對峙,提高一級就變成「戰爭!?」),所有官兵停止休假,在台休假之軍士官兵一律即刻返回陣地。
另外,各單位要更加提高警覺等等。反正就是要大家注意一點就是了。
本來,一直有消息,經國總統要到金門來視察的。因為那時他已經坐在輪椅上了,所以,我們的兩名推輪椅的狀漢也準備好了(結果在823週年時才用上)。結果,當憲兵最榮耀的「聯合警衛」大概沒機會了。
當天起,槍櫃與彈藥庫不上鎖,每班派代表去化學士那裡領防毒面具,去經理士那裡領水壺。水壺裝滿水,與防毒面具一樣,掛在床頭。並且指派幾名士官,一旦有狀況,負責扛機槍。而我就是其中一名。
晚點名完,連上一片肅穆的氣氛。即令快過年了,也沒有一絲絲的歡樂心情。沒有人說話,大家就是靜靜的把該做的事做好。
心中想,真的打起來,就打吧,反正,以前的父老兄弟也曾為我們後方的同胞戰死沙場。現在有機會為國捐軀,也是應該的。
我想很多人,包含長官們,心中都有「不確定」的感覺。真的,不知道可不可以活著回台灣(不過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過慮了)。
全連隊禁止休假,大概就只有幾名業務士沒有受到影響。我還是和以前一樣,可以外出,而金門街上的生意則變成冷冷清清。本來我就不常請假(休假),行政士隨時都可以出去,況且,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島,加上山外根本只有短短兩條街,就算出去了,也是只有到書局看看書,吃個小吃,買個炒麵給同學或是學長。
這樣的日子一直到國殤結束,農曆年到來才有點改變。
(戰爭應該是不可能的,為了一個小島,對岸要花多少軍力才拿得下。另外,讓金門保持現狀,也是兩岸都接受一個中國的象徵。)

[ 本帖最後由 grizzly_joewu 於 2006-9-15 16:51 編輯 ]

SNOOPY 發表於 2006-9-15 08:54:53

回覆 #1 grizzly_joewu 的帖子

grizzly學弟你好
算算我們在金門的時間差距雖然有10年〈1978/1979〉但很多情境是沒有太大改變的,經國先生喜歡到金門過節,但勤政愛民想跟民眾接近,所以聯合警衛除了幾位貼身隨扈,其他都得離得遠遠的,不能造成民眾對總統有高高在上的感覺。
那年經國先生住太武山明廬會館,剛好我支援憲一連〈整訓〉卡司令官警衛哨,還是菜鳥的我們幾個第一次碰上聯合警衛狀況百出〈太接近內衛〉差點被關禁閉呢?還有廈門漁船圍繞大小金門時,那景像頗為壯觀,有時多達數百艘•在夕陽餘暉中畫面蠻美的。〈我有拍喔〉

[ 本帖最後由 SNOOPY 於 2006-9-15 09:06 編輯 ]

SC 發表於 2006-9-15 13:16:15

原帖由 grizzly_joewu 於 2006-9-14 22:12 發表
防衛部提升戰備一級(原本金門就比本島高一級,就是兩軍對峙,提高一級就變成「戰爭!?」),所有官兵停止休假,在台休假之軍士官兵一律即刻返回陣地。

報告grizzly_joewu學長:
照您所說的,當時外島應該是"狀況三".

學弟的高砲單位,依戰備規定所述,一些重要節日,如元旦,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國慶日......都是提升為狀況三.

因此學弟推論您單位當時是狀況三,而高砲單位已經"狀況二"了!!

hark543 發表於 2007-1-2 04:53:17

回覆 #1 grizzly_joewu 的帖子

報告學長, 您說的對空監視哨我們那時稱為打鳥哨, 已經不站衛兵了...我83年11月1日到金門時正值第一次導彈危機, 金門提昇戰備到二級戰備...第一天晚上我站上打鳥哨看到對岸的漁船把金日團團圍住, 金門的國軍又在進行夜間防護射擊...整個肅殺的氣氛好像二岸真的快打起來了...尤其對第一天到金門給我..心裡頭真是百感交集
頁: [1]
檢視完整版本: 金門憲兵隊-1987-1988(23)198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