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戰役六十周年-向大二膽戰役英雄勇士們最敬禮
今年是大膽島戰役60周年..這小戰役幾乎沒人重視..也是被遺忘的戰事..回顧60年前....民國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共軍突向大膽島猛烈砲擊..企圖以強大火力..扭轉其在古寧頭大敗的怨氣..但在營長史恆豐少校率領下..我守軍官兵晝夜激戰下.使得來犯的共軍全部束手就擒..寫下著名的大二膽戰役捷報...
大膽島當時稱大担島...民國四十年時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巡視時以守軍光榮勇敢的戰績..肯定''大膽者..方能負反攻復國之大擔 ''..因而題贈︰大膽擔大擔、島孤人不孤...方易名為大膽島..
當年戍守大膽島的部隊為三谿部隊(75師)史恆豐營..因此參戰官兵才有後來的 ''三谿之神''.''三谿之魂''..的尊稱..(「三谿」為國軍七十五師代號,民國三十八年初胡璉將軍在江西整軍,以來自金谿、貴谿、資谿等三縣戰士為主..作為七十五師的基本部隊..因此統稱「三谿部隊」)
以下是金門國家公園辦的大二膽戰役研討會的文章分享!!
史恆豐一戰定大膽江山
「綜觀余之一生,生逢亂世,艱難起伏,實踐崇儒尊孔,傳承忠孝節義,雖在生死存亡之際,我不失君子坦蕩之風,絕不造惡因,自有善果。謹以余身訓,傳諸後世,是吾心得。」
二○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大二膽戰役六十周年紀念」前夕,史恆豐以九十歲自述〈生平事略〉,在結語時進行一生的自我觀照。
國防部、金防部、金門縣政府、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以接力方式,七月二十三日、七月二十六日,一連推出兩波大二膽戰役六十周年紀念活動,並尋找當年戰役的國軍指揮官史恆豐,力邀他返島。經過兩位金門籍的退役少將,金門榮民服務處處長鄭有諒、新竹榮民服務處處長董龍泉的合力串連下,以及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總幹事張火木組文史隊伍奔走,六月二十九日下午,一行人在新竹市金城一路的巷弄裡,找到了高齡九十的老營長史恆豐。這也是金門人首次近距離接觸他,細述一段生命史與戰史。
「金門之約,我一定回來!」史恆豐激動的說,大二膽戰役,對國族與他個人,都是重要一役。
史恆豐,號良毅,一九二一年農曆二月二十四日出生於世居的陝西省華縣合宜堡,父親史三畏曾任華縣商務會長,母親李氏以五十之年早逝,父兼母職,撫育史家四兄弟:恆晉、恆久、恆鏡、恆豐。
七歲時啟蒙的史恆豐,入柳溪國小、咸林中學,畢業後考入西北藥專。攻讀之際,日軍發動侵華,抗戰軍興,一九三九年,投筆從戎,步行至四川成都考入陸軍官校十七期一總隊,在校受訓三年,分發至西安王曲第七分校擔任教育班長及區隊長,再下野戰部隊,歷任排、連、營長,一九四九年隨國軍撤退來台,再任營、團長、少將副師長、綠島地區警備指揮部少將指揮官等職,於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三十日退役,告別漫長的三十六載軍旅生涯。
史恆豐回溯一生歷經大大小小戰役十多次,負傷二次,其中最慘烈的是徐蚌會戰,兵團被圍,雙方寸土必爭,反覆衝殺,傷亡慘重,數次向外擴張不果,致使彈盡糧絕,兵團再度突圍終遭潰散,於江西重整;徐蚌會戰後,史恆豐隨著局勢變化轉進金門、戍守烈嶼,時為營長,率領一個不完整編制的營駐守大二膽島。
一九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凌晨,月黑風高,共軍以一個加強營約七百餘人,乘二十七艘機帆船進犯大二膽島,國、共兩軍激戰一晝夜,來犯共軍遭徹底殲滅,並生擒三百餘人。斯役,作戰指揮官史恆豐營長獲總統蔣中正手令特准晉升中校,記大功乙次,頒忠勇勛章乙座;政治部主任蔣經國亦以親筆函嘉勉及手錶一只,國防部長俞大維則贈送「金門之劍」一把。
大二膽戰役不折不扣的第一號戰鬥英雄史恆豐,一九五二年雙十節再參戰突擊福建省南日島,時任中校營長,消滅共軍一個砲兵連、俘擄官兵五十餘人,另俘獲蘇羅通砲一門,曾在金門中學展出。此役榮獲海陸空褒狀乙紙。而畢生戎馬,負傷百戰所摘下的勛章,多達十八座;戰鬥事蹟,亦搬上電影銀幕,《血戰大二膽》一片,秦祥林飾演男主角史恆豐營長,成了家喻戶曉人物。
生逢亂世、一戰扭轉乾坤的史恆豐,在兩岸不再兵刃相見、砲火來去的交流開放年代,也曾偕結褵一甲子、鶼鰈情深的湖南長沙籍愛妻楊惠芬,一道作伴回過大陸探親了,這意味著,戰爭遠離,和平近了。
九十老兵,身體依然健朗,尚且能一字一句寫出《回憶六十年前大二膽之戰》的史恆豐,七月二十六日,就要重返金門,紀念一場戰爭,禱祝一個和平.
http://www.kmdn.gov.tw/Town/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84377&PageType=0&Language=1&CategoryID=22&DepartmentID=4&Keyword
[ 本帖最後由 ttt0920 於 2010-7-24 13:19 編輯 ] 大二膽戰役國軍用兵之評析及省思暨向老兵致敬
此篇作者為金門榮民服務處處長鄭有諒將軍..
驚濤拍岸吹沒不了歷史的痕跡 大膽江山疊印多少英雄的血淚
捍衛真理三谿精神永誌銘骨心 朔古憶今可歌可泣天地養正氣
大二膽島位於烈嶼西南,與廈門形成等邊三角形,大膽島面積零點七九平方公里,二膽島面積零點二八平方公里,互為犄角形險勢勝,為扼控廈門港交通之重要據點。
共軍在民國38年古寧頭戰役失敗後,認清以大部隊的攻擊行動攻取金門,必將付出極大的代價,亦很難攫取金門;於是便想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採取逐島攻略,企圖攻取大膽此一戰術據點,因此他們決定用快速進擊的方式,能在二個半小時內「解放」大、二膽島。所以共軍喊出:「要保證放響進攻金、台的第一步,堅決打下大膽島」的話。
當時敵我雙方兵力為:
共軍進犯的主力為:第二十九軍八十六師二五八團一個營四個連的兵力,加重機槍與六○砲等700餘人、指揮官包成。我軍部隊:第五軍七十五師二二五團第一營(欠)約300餘之兵力,指揮官史恆豐。民國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十九時三十分,共軍攻擊部隊分成兩個突擊連與兩個預備連,於廈門大學海灘地區分乘機帆船三十餘艘,在白石砲台、溪頭、塔頭、浯嶼等岸砲的掩護下出發,分由東西兩側在大膽腹部之中央沙灘登陸,進行所謂的「兩側撕開」戰術,企圖占領大膽島。二十六日二十一時,共軍先頭部隊已於北山高地南端海灘登陸,旋即攻佔北山高地;二十一時四十分共軍主力在南山高地北端海灘登陸,並企圖攻佔南山高地,雙方因而發生激戰。二十七日七時,守軍史恆豐營長依當時狀況判斷,共軍後援船團受潮汐影響已無法再次增援,遂抽調所有兵力斷然對敵軍發動總攻擊,激戰至十時四十分,盡殲共軍,恢復全部陣地。
另有共軍三十餘人,在此次戰鬥中,乘船向二膽島進犯,當敵船甫抵灘頭,我僅有的三名守軍戰士,孤注一擲攜衝鋒槍跳出戰壕,大呼繳械,共軍為之氣奪,全船未有任何抵抗,即束手就縛。二十七日中午,共軍仍有大木船五艘,企圖登大膽增援,我守軍不待敵軍靠岸,即行射擊,敵船倉皇逃回廈門。大膽大捷,我守軍沉著應戰,勇猛反擊,故能掌握軍心,克敵致果。此役除溺死於海中者,計殲敵三百餘人,俘擄共軍二五二人,戰利品甚多。民國四十年十月,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將軍巡視大膽,以守軍光榮勇敢的戰績,乃題贈:「大膽者,方能負起反攻復國之大擔」因此,「大擔」乃改名「大膽」,勉勵官兵復國建國之重責大任。
大、二膽戰役經過一甲子的歲月,回頭再探討當初這場戰役的成敗對海島作戰而言:的確仍有幾點值得省思和可歌可泣懷念的往事。分述如下:
其一、海島作戰只能勝利不能失敗,就共軍而言:堅決打下大二膽,是有它的陰狠之軍事目的和政治目的,共軍以為有其優勢的兵力及強大的火力就可以一舉打下大、二膽島,完成逐步佔領金、馬、台、澎的妄想,然而它卻沒有料到竟遭到徹底殲滅的厄運,當初共軍所訂定的海島作戰十大戰術思想的確是運用在這次的作戰上,但沒想到我守軍之固守陣地英勇表現及反擊部隊之快速反應,終將共軍的海島戰術思想給予瓦解。
其二、海島作戰「先守後攻」是最有利的行動,大、二膽戰役,共軍之所以失敗,紿予我們最大的啟示,共軍登陸部隊最大的弱點就是天候,地形及狀況不能完全掌握之下,而防者「守軍」卻可先處戰地而待敵,只要防者切實掌握部隊取得主動,及時發揮攻擊精神,大膽反擊,必能戰勝,致人而不致於人,大膽守軍確實做到這一點。
其三、海島作戰必須要求官兵堅守「獨立作戰、自力更生、堅持到底、死要求生」的作戰觀念,因為大、二膽島沒有遠程的火砲,不能將敵殲滅於水際,唯有靠近戰,並徹底貫徹三不打政策「看不見不打、打不中不打、瞄不準不打」。海島作戰後勤補給支援兵力困難,必須節約彈葯,在時間短、距離短必須速戰速決,才能左右整個致勝的戰局。
其四、海島作戰反擊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指揮官在判明其敵主力所在時,即應「集中全力於決戰」須全力以赴,不可畏首畏尾,遲疑不決,亦即成敗在此一舉,大、二膽戰役指揮官判明敵情正確集中兵、火力,先打北再打南,終將敵徹底殲滅,反擊用兵作戰至當獲致全勝。
其五、海島作戰官兵必須生死榮辱同心一體,退此一步即無活路,至今值得令人景仰懷念的如通信兵賴生明冒敵砲火威脅,傳達命令使得部隊適時反擊,因有戰功,榮獲第一屆戰鬥英雄,金門「莒光樓」三個字亦為賴生明所題。炊事班長周岳山率領伙伕奮勇砍殺敵人,不幸中彈身亡,胡璉將軍譽為「三谿」之神。兵器排排長郭坤元一箭命中敵指揮船,阻行增援,士氣大振,其戰役中英勇事蹟,至今令人懷念景仰,光榮繫於一身,不愧為「革命軍人高超志節之表現」,這就是榮辱在大膽,成敗在大膽,生死在大膽。
然而戰役後六十年來,我們對島嶼防衛作戰的經營得到以下正確的觀念:
一、島嶼防衛作戰是一個獨立的速戰速決作戰,其勢險,其節短,要就是全勝,要就是全敗,沒有中間路線可以選擇。
二、島嶼防衛作戰因為有海岸線作天然地障,利於防守,更利於打擊。
三、敵人登陸選擇在兩個部隊的接合部,﹙脆弱地帶﹚防者必須要有統一指揮,準備發揮統合戰力的能力。
四、早期警報及監視觀察,對島嶼防衛作戰特別重要,務必盡早判明敵主登陸地區所在,適時快速反擊。
五、「死守必生」「活用必存」是島嶼防衛第一線部隊應建立正確觀念,唯有「死守」才能使其他部隊有「活用」的餘地,唯有「活用」才能使「死守」的部隊「必生」,二者相輔相成。
六、「機動打擊,圍殲必勝」島嶼防衛作戰唯有機動打擊,才能終獲勝利最後從大二膽戰役──驗證國軍從孫子兵法之運用﹝用兵思想﹞是正確的列舉數則如下:
大膽島宛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動如雷霆。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廟算;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總而言之:民國39年7月26日至27日大、二膽戰役的勝利,具有極富歷史的意義與價值,也更奠定了我中華民國的國運,更證明了任何一個國家的興亡,任何一個朝代的更替,一場「戰役」更是歷史的主軸。
適逢大、二膽戰役勝利60週年,謹此向為這場戰役中為國犧牲奉獻暨陣亡捐軀的英雄致敬,「偉哉將士來者勿忘」,白雲悠悠,青山永在,碧血灌溉斯土,緬懷英烈,不禁肅然起敬,更希望我全國同胞飲水思源、團結奮勉、繼志承烈、兩岸和平、則大、二膽戰役成仁取義將士之英靈,庶可安然瞑目於九泉、長眠於地下矣。
謹錄王調勳將軍「作解甲有感」之詩句勉之!
曾經戰地歸不見旌旗影
殺賊固我倖丈夫志未逞
默默臥故床已無風夜警
抱書仰聖賢丹心尚耿耿
塊雲散海疆頑陽沉西嶺
坐久數落花花落在人境 三谿之魂賴生明..也是莒光樓三字題字之人..
賴生明為江西省奉新縣人.民國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夜晚爆發的大膽島戰役.中共軍隊五百多人登島突襲.年僅十八歲的傳令兵賴生明.奉命在槍林彈雨中.從南山陣地前往北山連絡.負傷達成任務.使得國軍大獲全勝..後來當選為國軍首屆賴生明..
胡璉將軍在金門憶舊一書中說道:
在古寧頭.大二膽和南日島的三次殲滅戰中.我們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蹟很多.為什麼特別選擇了賴生明做為莒光樓的題名人?那理由很明顯.很簡單.因為他的表現十分勇敢.他的成就十分卓越之故..筆者於役行間.看到很多次的大勝利.都是由少數勇士開其端.破其堅.乃澎湃匯集成一個大洪流.沖倒敵人的宮殿.淹沒敵人的王朝.!有謀無勇.實力難言..兵士陰事.戰要勇氣.沒有冒險犯難的英雄.任憑良謀碩畫.都不容易奏功..賴生明敢衝撞往來於敵人群中.這可以美之曰''趙子龍一身都是膽''金門防衛軍有了這個趙子龍.若不請其題名莒光樓.誰敢相信今後的趙子龍還有勇氣再到長板坡殺一個''七進七出''...''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歸..金門防衛軍一定要請賴生明來享受這一份光榮..
以下是其公子發表在金門日報上關於其父親的事跡!!
珍貴的身教 - 賴生明士官長 .....
前幾天退輔會打電話來請我們派一位代表先父賴生明士官長出席由國防部所辦的「大二膽戰役60週年」活動,這讓我不禁想起對於父親的一些回憶。
從小父親因長時間的待在部隊所以很少在家,記得還在三義唸國小時,某次老師懷疑是我偷吃了隔壁同學的便當,整節課就當著同學們的面用籐條不斷的鞭打我;小時候就內向的我又怎麼懂得據理力爭的道理呢?母親又是鄉下很傳統很樸實的婦人也不懂得去學校理論,等父親放假從部隊趕回家時我的傷已經好了大半。因為父親總是沉默寡言、謹言慎行的一個人,所以當他帶著我去校長面前理論時,我也被父親的舉動嚇了一跳,懂事後才曉得這叫做據理力爭。
父親從來不曾提起他的英勇事蹟,每當他帶著我去朋友家拜訪時,那些叔叔伯伯都叫我是「英雄的兒子」,漸漸的從那些叔叔伯伯口中得知父親一些事,當時我很享受別人這麼叫我,事後父親多次告誡我不能到處去說,做人不能驕傲!
有一年有人來找父親說要拍攝電影,當時還小根本不懂得什麼叫電影也沒看過電影,之後父親帶著我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印象中電影裡的父親根本不是真的父親,是一個很年輕的阿兵哥,成天到晚喊著要找洞鑽、躲炮彈,當時我還天真的問父親:「爸爸,你不是英雄嗎?為什麼一直找洞鑽,一點都不像是英雄!」,父親笑笑回答:「這只是電影嘛不是真的,沒關係。」,才8歲的我又怎麼懂得做人要低調,但父親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當時我很高興有這麼一個英雄父親。依稀記得跟父親有關的兩部電影分別為『血戰大二膽』及『最長的一夜』,不知道還能不能再看到這兩部電影?!
小時候非常內向怕生,哥哥姐姐都大了去外地唸書,母親又要去工廠上班,弟弟還很小,能在家照顧我跟弟弟的只剩下不懂得說國語的年邁外婆,學校常辦些家長會之類的活動我們家都沒有人能出席,可能因為這樣常在學校被同學欺負譏笑,之後被父親知道了他才利用學校裡寒暑假的時間將我帶到他的部隊裡一起生活,那時他是在日月潭的電台駐守,旁邊還有一連的憲兵隊,當時很高興能跟一群人一起生活不再孤單,之後才曉得那是地獄般的生活;在部隊裡作息、吃飯等等都跟阿兵哥一樣,不能賴床、吃飯太慢會被修理,沒卡通可以看只能看看晚間新聞、60分鐘、天涯若比鄰或是莒光日等這類節目,雖然偶爾能上山探險找教堂裡的神父或是下山到碼頭看看大人潛水抓魚、坐坐免費的遊艇等,但早上都是要寫功課跟背課文,父親晚上都會要我背誦,他常說年輕時沒能好好唸書,他希望我們能夠好好用功唸書別像他一樣。不過我最高興的還是能每晚跟父親一起擠在小小的床上,那些日子是我最開心的時光,但我卻不知道父親這樣為了就近照顧我保護我而將我帶至部隊生活有可能會被上級責難或是要接受袍澤異樣眼光看待。
10歲後父親抽中公寓式眷村而舉家搬到中壢,原來父親在台灣唯一的親人,他的叔叔也是我的叔公他家就在中壢龍岡,他說這樣就能常去叔公家探望,確實他也做到了,直到現在叔公每每提起此事他都很感嘆的說:「生明真是孝順,常常來探望我們!」。父親常帶著我去探望親朋好友卻鮮少在別人家吃飯,常餓著肚子在回程時去小麵攤、小館子吃飯,他說他不想麻煩別人。
之後父親為了能繼續照顧外婆也將外婆帶到中壢家中一起生活,原本一家7口生活在小小的公寓就顯得更加擠了,後來外婆還是吵著要回鄉下,因為她不會說國語也因為她年紀大行動不便沒辦法爬樓梯,畢竟我們家住四樓對她老人家來說上下樓梯真的太辛苦了,等外婆回鄉下後父親還是常常的回三義照顧外婆,曾有幾次帶著我一起回去,早上一大早起來趕著最早班大約6點的莒光號到苗栗再轉公車回三義,晚上沒地方住又要趕著回中壢,這才知道父親為了照顧外婆經常這樣奔波,直到幾年後外婆去世父親才漸漸的少回三義,那時我才10歲卻在他身上看到了他對長輩的尊敬與孝順。
母親沒唸過書不識字,所以沒辦法像在鄉下一樣找間小型工廠上班補貼家用,到了中壢這樣的都市生活到處都須要花錢,還好父親轉調至龍岡六軍團服務每天上下班,就這樣父母親利用時間去找家庭代工補貼家用,那時我放學第一件事就是幫爸媽做塑膠花或是縫鞋子,別的小孩在樓下騎腳踏車、玩躲避球,我要在家幫忙父母做加工但我卻很高興,因為我能幫忙父母親了。有時候我會向父親抱怨:「爸,你不是英雄嗎?為什麼我們家沒錢,為什麼我們要住在這小小的公寓?」,父親語重心長的告訴我說:「做人吶,不能老想著做大官賺大錢,要想著怎麼做大事。」,這番話好耳熟喔,好像上課老師有教過。父親常告訴我人窮要窮的有志氣,不能因為窮去偷去搶去騙,不能因為沒錢要四處找別人幫助、麻煩別人!所以我從來沒見過父親跟親戚朋友開口借錢或是拜託幫忙,我只有見過別人來我家開口借錢幫忙。等我到了國小快畢業時才有腳踏車,上了國中才有所謂的『零用錢』。
有一年,常來我家做客的「大伯伯」去世了,去世時身邊沒親人幫忙處理後事,是父親一手操辦。當時已經開放兩岸通信探親,也因此父親開始找旅行社請人幫忙尋找「大伯伯」在大陸老家的女兒,終於找到他的女兒,將「大伯伯」在台灣的情況告知也把辦理後事所剩餘的錢換成美金全數寄給了她。從小就看到父親總是熱心的幫助朋友,我已經懂得這是父親對朋友的『信義』。
從小過年過節時總是看著父親匆忙的趕回部隊,詢問母親後才知道原來父親趕回部隊是想讓他部隊裡的阿兵哥們能在年節回家陪他們的父母過節吃飯,所以父親才在年節期間留守部隊,我很想問問父親,過年過節時誰來陪我們吃飯?在我們家裡過年或是過節要嘛提前過、要嘛延後過。曾在部隊跟他一起生活過的我知道他很疼愛他的阿兵哥們,即便當時已經調任離家很近的六軍團,他也依然如此的照顧下面的阿兵哥們。
民國78年11月他退休了,他告訴我他幾十年沒回家鄉,好想回家鄉走走看看,當初他離開家鄉是因為同鄉托他放的牛不小心被狼吃了,奶奶才做了兩雙草鞋給父親讓他逃出來。他瞞著母親偷偷的花了錢去辦理護照跟台胞證,還在銀樓裡買了不少的金飾手環等準備回鄉時探親送人也想順便把欠人牛的錢還給人家,事隔幾十年他還把這樣的事掛在心上;幾天後母親在整理家務時才翻到這一小袋裝滿首飾的包裹,為此他們還吵了幾天,畢竟當時家裡生活並不算豐裕,父親為了返鄉花了那麼大筆的錢,母親當然有所微辭。
自從他退休後每天都一大早起床幫忙母親分擔家務,民國78年12月某天一早,父親習慣的將洗好的衣服拿去陽台晾曬,而我則匆忙的背著書包趕著上學;當時如果我能貼心的停下腳步跟老父親說:「爸,我來幫你晾衣服,晾完我再去上課。」,也許那天早上也就不會發生無法挽回的意外,但我知道世上買不到後悔藥!直到被告知家裡有事要我回家時,才在眷村巷子口外看到從四樓陽台不慎失足跌下的父親遺體。
因為家裡的拮据,所以父親的後事是將準備返鄉送人的金飾變賣東湊西湊下完成。父親這一生沒留下錢財給我,也沒有留下任一處地產、房子給我,但他用他的言行告訴我做人要低調、守時、要有骨氣、要懂得孝順尊敬長輩、對朋友要講信義、要愛護照顧同事或部屬,他給了我最寶貴的身教,直到我漸漸長大懂事後才慢慢體會到其可貴。
父親這一生勤儉,為了我們這些孩子省吃儉用,部隊發的煙都送人菸酒不沾,部隊換發的皮鞋也一樣送給需要的人,他這一生的生活都是如此簡單、嚴謹,他遺留下來的文件、照片獎勳章等都被母親保存在一舊式007皮箱裡。
直到幾年前一位自稱是父親的叔叔軍中同袍來家裡跟母親聊聊父親往事,之後他也投書到報社寫寫父親的一些事情,其中還提起母親對於父親嗜賭的埋怨。事後我問母親為何如此說父親的不是,她說根本不知道父親會賭博,她也不知道這位老伯伯為什麼會這樣的在報紙上描述父親,為此我還特地去了叔公家一趟問問叔公;叔公說這位老伯伯確實是當初在金門的同袍,叔公也表示從小跟父親一起長大卻未曾見過父親賭錢。
沒多久金門縣政府派員來家中希望母親能把父親遺物捐出,為此母親也詢問了我們,當時我堅決反對;事後冷靜想想如果有相關單位能妥善的保存父親的遺物,總比放在家中隨著時間慢慢毀損的好。後來我們就答應捐出父親的遺物並出席捐贈活動,那3天認識了不少當初父親的朋友,也遇到了那位寫文章投書報社的老伯伯;當然我並沒有為了先前文章的事去責備他,畢竟他也是我的長輩。席間我幫了幾位長輩拍照留念,回台灣後也一一的將照片加洗寄給這些長輩們,其中一位畫家武伯伯還特此寫了封信用我的名字撰了一幀嵌字聯『學而窮理宏正義;富宜慈濟賑災黎。』做為回贈;同時我也將金門縣政府贈與我的紀念酒轉贈給父親當年的長官-史恆豐將軍,如果父親在世一定會做的比我更好,因為這是他的原則。
之後每年我都會抽空去金門走走,也順便上莒光樓看看父親的遺物一表思念父親之情懷,直到某年參加一金門旅行團,其當地導遊在介紹莒光樓時也不忘用詼諧逗趣的語氣描述題字人賴生明士官長是如何的嗜賭如命,惹的整車的旅客哄堂大笑,他不知道身為後代子女的我也同在這台遊覽車裡聽他敘述著先父,下車後當我詢問導遊從何得知先父是如何的嗜賭時,他回答:「其實大家都是這樣描述賴生明士官長!」,此後我就不曾再去金門,因為怕想起這類不好的事。
我不懂這樣生活簡樸、清廉、嚴謹、絲毫不追求物質生活的父親會是眾人口中嗜賭如命的人,我也未曾見過他賭博,我所知道的父親是最討厭賭也很嚴厲禁止我們賭博,我也受他影響不喜歡賭博。
這次「大二膽戰役60週年」活動聽說會登上大膽島,大膽島至今尚未對外開放,所以一般遊客沒機會到島上一覽景象,這也許是我唯一一次有機會登上大膽島,至少母親在世前曾念念不忘的想到島上走走緬懷父親,但可惜的是她已在兩年前因肝癌末期辭世,她再也沒有機會能登上大膽島。
這些天想著父親、想著先前那些人怎麼敘述父親之時,我最希望的莫過於有個平凡又能長時間陪伴我長大的父親,而不是個年節都要趕回部隊無法跟家人團聚吃飯的父親,我再也不想當「英雄的兒子」,他是不是英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位值得敬重的父親。他生前種種言行影響著現在的我,他不夠開朗對孩子也很嚴厲,但他時刻都為這個家付出;他不善於言詞,但他總是用行動來說明一切;他不懂得太多的大道理,但他用他的言行教育我;這就是他,我的父親賴生明先生。
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10452&prev=11330&next=10226&l=f&fid=32
[ 本帖最後由 ttt0920 於 2010-7-24 13:32 編輯 ] 當年血戰大二膽電影,可是讓還是小朋友的我看的熱血沸騰。
不過已經忘記當年演的內容是什麼了,總之很少有人離開電影院不是眼眶紅著的。
現在的小朋友,很難體會看到勝利時,滿場戲院的觀眾爆出超大的歡呼聲..........唯有那個時代,才會有那種感動。
[ 本帖最後由 sharka 於 2010-7-24 18:05 編輯 ] 61年本222營在桃園隊,第一連在三峽連〈現在是外勞收容中心〉,一個排在日月潭憲兵分隊,還分一個班在水門
67年我調綠洲山莊,常到隔壁的綠指部,見過指揮官史恆豐將軍具名提字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