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書展台灣攤位新聞有感
法蘭克福書展落幕 台灣館塞滿 老外學寫毛筆字更新日期:2009/10/19 02:53 林欣誼卅法蘭克福十八日電
中國時報【林欣誼卅法蘭克福十八日電】
以版權交易為主的法蘭克福書展定位為商展,因此書展一直到最後兩日才開放一般大眾參觀。十八日是展期最後一天,湧入大量民眾,逛書展的德國人各個年齡層都有,從白髮老翁、都會熟男熟女、學生到推著嬰兒車的家長都有,童漫館的cosplay活動也熱鬧非凡。昨天的台灣館也呈現爆滿狀況。
台灣館內雖不作書籍銷售,但大量中、港讀者都想購買館內圖書,尤其大陸無法出版的「台灣獨家」系列,詢問度高,漢聲出版社還有多本編排精美的圖書失竊。擺齊文房四寶的書法桌上擠滿西方讀者,興味盎然地學起毛筆字。
今年中國為主題國,台灣館卯足了勁,是有史以來參加法蘭克福書展,舉辦活動最多、也最盛大的一年。
這是台灣館第一次租下展場的演講場地,推出龍應台、陳玉慧、王德威、楊照、張大春等五位作家座談,全以英語發音,以達到國際宣傳效果,每場座無虛席。
在台灣館座談中,尤其以王德威的「離散與回歸」演說最為精彩,等於上了一席台灣文學課。
王德威將台灣當代文學與日本殖民、兩岸關係等複雜歷史文化背景結合,向觀眾展現了台灣文學的力量。
而陳玉慧與德國文化人對談台、德文學,楊照、張大春分從台灣當代詩與漢字角度切入,也贏得好評。
為了將台灣文學推上國際舞台,台灣館還推出德文版《台灣現代詩選集》、《台灣當代小說選集》,引介周夢蝶、夏宇、駱以軍、伊格言等多位作家。
據聞,葛拉斯在書展拿到這兩本書後,還高興地擺在床頭閱讀。
王德威認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不必自認邊緣,「西方不會因為中國或台灣來選書,重點是好的作家、好的作品。」
不過中文圖書英譯版不足,仍是業者推廣海外市場上最大的阻礙和缺憾。
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林載爵深切呼籲,政府一定要大力挹注支持圖書外譯計畫,「看到日本、韓國政府都做了那麼多,對銷售海外版權大有幫助,台灣政府應該更努力!」
台灣版權代理人陳語萱、譚光磊觀察,在書展占地大半層的版權交易中心內仍然熱絡非凡,而中國更是崛起的市場。
陳語萱表示:「廿年前,中國買海外書籍版權一本預付版稅約兩百美金,現在已經是五位數了,引進的數量多、類別廣,而且持續成長。雖然官方仍然限制很多,但出版社的年輕編輯已經水準很高、視野廣闊,也不乏國際觀!」
----------------------------------------------------------------------------
一直以來,我們台灣都是以中華民國正朔自居
同時也自認是中華文化的保存重鎮
看到這則新聞,心中覺得很高興
撇開意識形態、政客的紛紛擾擾
台灣在國際上,以中華文化的內涵提高能見度
強調自身的文化優勢
這樣的策略,個人覺得很好
希望政府能繼續支持這樣的策略
整合相關的資源,讓中華文化與台灣,一起在外交困境和政治口水中,走出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一直很想去參觀法蘭克福的書展,可惜自己不是這個產業,無緣參與!
很高興中華文化與台灣在國際上走出自己的路,希望這樣的優勢能繼續下去!
頁:
[1]